杜小莹和牛牛三兄弟累得躺在炕上,一动都不想动。

“二丫,堂屋柜上放的粮食袋,你帮妈跑一趟,送到牛棚去。”

“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二丫跟一阵风似的跑了,杜小莹好笑地摇摇头,她的二丫就是风一样的女孩。

牛牛三兄弟听着小姑的话,也没多言,来的时候爹娘爷奶就叮嘱了,来了听小姑小姑父的话就行,少说多干。

小姑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几个侄子干活多认真,她这个小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盘算着今年除了说好的工钱,每家再给多弄点布料,至少一人做一身衣裳。

她是没工夫做了,到时候直接买好布料,交给爹娘哥嫂子就行。

....

因着杜小莹每天的精力都在做鸡蛋糕上,再加上冬天大伙都猫冬在家,给牛棚送粮的事儿就交给了几个孩子。

一来二去,孩子们就和牛棚的秦老几人都熟了。

这半年多来,牛棚若没有杜小莹隔三岔五的接济,日子不知如何艰难熬过。

最主要是让原本灰心意冷想要自生自灭的几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是以,几人对宋家充满感激之情,苦于无以报答,只能趁着猫冬的时间,把自己会的东西交给几个孩子。

苏晴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也因此夫妻俩被下放,把自己刺绣的本事教给细心的大丫。

秦老则负责几个孩子和孙子的学业,发现了四丫在绘画上的天赋,耐心教授。

何鸿祖上是中医世家,因着妻子的缘故下放,和妻子同甘共苦,为了几个孩子不受牵连,出事前早早登报断绝关系,后安排好了孩子们的退路。

原以为自己这一身医术后继无人,却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眼前这个可爱小丫头就记得这么清楚。

震惊!激动!

一时间,满腔喜悦,无处发泄,满眼放光盯着眼前软软糯糯的小丫头。

第102章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何晴何尝不知丈夫心中的遗憾,见此情形,忍不住抹了抹眼角,更是替丈夫开心欢喜。

....

鸡蛋糕生意稳定,宋国梁每日依旧早早出门送货,是以早早去了单位,和值班的同事交了班。

这些日子,除了宋国梁值班的日子,一般都不需要杜小莹跑去送货。

是以,猫冬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一连几天,五姐妹早出晚归的往牛棚跑,除了做饭的点,都见不到几个孩子。

等杜小莹注意到的时候,已经过去有小半个月的时间了,不由好奇孩子们怎么成天往牛棚跑。

“妈,秦爷爷何伯伯和苏婶婶每天教我们好多有趣的知识。”三丫说起来两眼都放着光,眼底都是对知识的渴求。

杜小莹笑摸了摸女儿,听着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这才知道几个孩子跟着人家学习刺绣、画画、医术。

这些可都是顶好的谋生的手段,若不是因时代特殊,一般人都不会轻易向外传授。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替女儿们高兴开心,更多的是感激。

可眼下手里还有好多活儿,时间紧任务重,她暂时抽不开身,连忙装了些鸡蛋糕和红糖。

“这些带过去,就说是妈妈叮嘱的。”

“知道了~”

杜小莹目送几个孩子挎着书兜子蹦蹦跳跳的出了门,转头就见大侄子摇头晃脑的样子,不由有些好笑。

“牛牛,你那是啥表情。”

“小姑,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听着就跟天书一样,一到上课的时候就忍不住犯困,也不知道三丫妹妹为啥那么喜欢看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