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帮手,更何况,我小夏还有鲁婆婆,我们三个人站一起更像祖孙三代,就让小夏儿跟着我吧,我喜欢这孩子。”

“漂亮姐姐,我也喜欢你。”

江雪看她两个挺投缘,想想也是,江恩现在管着家里豆腐坊,还有家里银钱,江春去了斜江山道观,陈望君今日跟徐氏提起明年开春想到镇上学堂,打算步入科考路,小秋和小雨还是两个小屁孩,就剩小夏一个人了,陈楚楚平时和徐氏不是在学堂,就是在家打理家务,小夏不爱读书识字,就成天跟着江奶奶在灶屋生活做饭。

江雪捏捏小夏肉肉的脸蛋,和她讲条件:“小夏可以和漂亮姐姐一起在船上,但是要答应姐姐一个条件。”

“我答应,我都答应,姐姐你快说。”

江夏欢呼着,只要能让她去船上,她什么都答应。

江雪拉过柔儿,胸有成竹说:“你跟着柔儿姐姐,要每天跟着她学习算数和认字,我每半月让你楚楚娘检查一次功课,你要是完不成,就不许再上船。”

小夏撅嘴,她不明白怎么到了船上卖吃食还要跟学堂一样,不过她到底是幽怨着脸答应了。

江雪和柔儿相视一笑,几个人欢欢喜喜上了船,开始了第一次跑船。

匠石和小香的船舱内一小半空间都放置了豆类品,还有凤凰村里女人们做的针线活计,还有腌制的咸菜,晒干的蘑菇,萝卜丝等,竹编家用品也有,应有尽有,小香把货品都整整齐齐摆放好,船头除了哪一盏南瓜灯,还挂着一盏防水油布制作的假灯笼,灯笼外面拿黑炭写“卖货”两个字。

江雪她们这艘卖吃食的小船,布置更简单。

船头摆放烧火炉子,因为怕船儿着火,炉子底部特意做了防火,炉子上方为着避免下雨下雪,从船表面打下两根粗木,插在船底,支撑起一片薄木板,木板另一端直接搭在船舱顶,拿木楔子固定,把船头这一片做吃食的地方遮挡起来。

船舱竹篮里已经备好这两日的菜码,有鱼有干菜,还有调制好的肉馅和一叠一叠得馄饨皮,一排架子上整齐摆放好干净的白瓷碗,木块瓷勺一应物件。

过了草渠村,途径第一个村庄时,匠石在船头冲岸边拔野菜的老汉喊:“嘿,老头,村里可有山货物件卖?”

老汉第一次看到有船家打村里河道过路,听见船上人喊山货,便挺腰摆手答道:“船家稍等。”就急匆匆出了岸边树林子。

江雪她们已经停船靠岸,等了没一会,看见林子外面有几个人像是肩膀扛着麻袋往过走。

“姨母,咱们要开张了。”江雪笑着调侃道。

老汉没扛东西先走过来,指着身后扛东西的村里人说:“村里别的倒是没有,就是有一种蘑菇,给船家先看看收不收。”

后面一位黝黑的庄稼男人把麻袋放在地上,抬眼之间他看见了柔儿面容,江雪递给他一个厉害眼神,吓得他赶忙收回视线。

解开麻袋束口的黄荆细条,老汉拿出一把干瘪脱水的菇,递给众人。

江雪接过,咦了一声,好奇问:“这菇叫什么名字?”

老汉还没回答,后头一位嗓门大的中年女妇人抢话:“这菇好吃,不管炖汤还是清炒,比那湖里的鱼都新鲜,哎呦呦,船家只管拿。”

“你这妇人,我外甥女问你菇叫什么明,你却说好吃,该不会这菇连名字都没有。”

匠石急言令色,他怕这里头有诈,被骗就得不偿失了。

江雪不慌不忙问那老汉:“这菇是不是只有本村有?”

老汉点点头,他思虑片刻补充说:“这菇虽没名字,但村里人确实一直吃。”

江雪仔细看这菇,细细的杆子,像茶树菇,但茶树菇没有这么长的杆子,也没有这么大的蓬,拿起一支凑到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