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魏王受人挑拨,认为公子昂叛国,一怒之下将其家小全部杀光。

反而秦国善待公子昂,并委以重任。他在秦国任职期间,率秦军两次大败楚国。后来魏王得知当初乃是商鞅诡计,悔恨不已,割地换回公子昂回魏。

回魏国之后,公子昂心灰意冷,整日饮酒作乐,对政事也是得过且过,行事越发荒唐。但魏王对其愧疚,又念魏国暂时无人能任丞相之职,便依旧由公子昂担当。

公子昂七岁便能赋诗,才学高博,是一名儒将,在降秦以前任丞相之职时十分有建树,劝农、鼓励经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魏国的综合实力,只可惜为人太恩怨分明,魏王杀其家小,他怕是至死难以释怀,如今任丞相纯属尸位素餐。

宋初一喝了口茶道,“魏国一片大颓之势,好在魏王不昏庸。能否重振山河,就要看是否有无双国士力挽狂澜了。”

“先生说的好”隔壁雅舍内忽有个年轻的声音赞道。

宋初一微微挑眉,便又听那人道,“不知先生是否称得上无双国士?”

话中锋芒毕现。

紧接着有脚步声传来,众人转头,只见一华服少年伸手挑开帷幔,一张俊美无暇的脸上带着微微笑意,宛若杨柳月清风拂面。

“怀瑾先生大名一夜之间若这苍茫大雪,席卷了整个濮阳,今日有幸一见。”少年目光宋初一身上略一打量,“深以为还不如闻名不见面。”

姬眠哼道,“公孙郢几,你也就是趁着允祀不在才敢放肆,告诉你,我们砻谷府利口易主了。”

“是吗,我倒是想见识见识。”公孙郢几一笑间贝齿微露。

公孙郢几是上大夫公孙健之子,年十八,颇有雄辩之才,与南祈辩论每每落于下风,但越挫越勇,每有辩论,都与南祈针锋相对。

“怀瑾,骂他”姬眠捅了捅宋初一。

第四十八章 潇洒真君子

宋初一也不理会姬眠,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看了公孙郢几一眼,道,“公子是去是留?”

“先生还未回答我的话,如先生这般人才,是否可称为国士?”公孙郢几追问道。

评人容易,评己难。

两日来,关于宋初一的表现,众人即使未曾目睹也有所耳闻,根本没有少年的轻狂和锐气,听到如此犀利的问题,也都饶有兴趣的等着看宋初一如何回答。

真是一个个看热闹都不嫌事儿大宋初一支着脑袋,慢悠悠的问道,“国之大才谓国士,敢问公子,何谓国之大才?”

“能使国家昌盛者,是国之大才,诸位以为然否?”公孙郢几问道。

这话说的有些片面,但也不能说不对,众人自然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

“如此一说,怀瑾自以为并非国士,日后也不可能成为国士。”宋初一看着公孙郢几,见他露出果不其然的表情,乍然一笑,道,“因为怀瑾将一生致力于灭国之道不懂昌盛之法。”

正在喝酒的人不少不呛住,咳嗽声此起彼伏。

公孙郢几满脸震惊的盯着她,半晌没说出一个字。

时下言论十分自由,即便是辱骂国君,只要能说出个充分理由,也不算什么罪名。更何况宋初一只是说个人志向?

灭国之道,说含蓄一点,就是帮助国家抵御外敌,灭掉对国家具有威胁性的别国,说直白一些,就是帮效力的国家灭掉他国,一统天下。

在场的也都是年轻人,乍闻此言不禁热血沸腾。姬眠小声提醒道,“无故灭人国不仁不义光是儒、墨两家的声讨你都难以招架,怀瑾慎言。”

儒家提倡以“仁”治国,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宋初一的想法则是背道而驰。

宋初一唇角上翘,看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