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3 / 9)

陈展带着大夫离开落英楼,杨元淑从屏风后面出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杨严终于在日落之前凑齐一万担粮食,他跌跌撞撞的走进来,形象很是狼狈不堪,终于明白见到陈展时,为何陈展会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样子了。他朝陈展道:“启禀庆郡王,一万担粮食已经备齐。”陈展倒了一杯茶给杨严道:“喝杯茶吧!”杨严确实渴坏了,一杯茶几乎是灌进肚子里的。陈展朝杨严递过一封公文道:“这些粮食不会叫你们白拿,算朝廷借你们的。”杨严接过文书,脸上的不甘愿消失了。恭敬的把陈展送出门外,陈展边走边道:“本王认识一个御医,前些日子告老还乡了。老家正好在益州,我已经写封信,你交给他,他必定会精心医治令公子的病,希望会有好转。”杨严接过陈展的书信,千恩万谢不在话下,就算叫他白出这一万担粮食他也是心甘情愿的。看着陈展带着禁卫军离开,杨严的心总算平静下来,这一天折腾的可真够呛!

杨严回到书房,管家秦牧朝杨严回禀道:“这次采买的粮食多处三千担,不知道是入库储存,还是高价卖出?”杨严思索,迟迟不回话。秦牧提议道:“依照奴才浅薄建议,如今各大商户都在采买粮食,趁机卖出去倒是能小赚一笔。也可解决银库吃紧,无法采买丝线染料的难题。”杨严摇头道:“这次征粮,各大商户都将陷入经济危机。若单独我们一家不受干扰,恐惹非议。既然无法染丝织锦,就把织染坊关闭,专注烧烤瓷器,所幸泥土是挖取不尽的。待到秋粮上来再说。”秦牧垂首道:“奴才遵命。”他弓着身子退出。杨严的眉头却并未舒展,不知道又在寻思什么?

陈展在益州逗留一日,又去济州征粮,在那里逗留两日。自此,持续十几天的征粮之路终于结束。他押着二十万担粮食回京交差,风尘仆仆的近了宣正殿。等着他的却不是夸赞,而是一堆弹劾他的奏折。陈显指着一堆奏折道:“看看吧!这些走时参奏你的折子。所到之处,借征粮之名,毁坏民居民宅,强抢民女。一桩桩,一件件连时间地点都一清二楚!”陈展跪在地上,双手紧握成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陈展明知是栽赃陷害,却不像上次那般顶撞陈显了。沉默着不说话,陈显雷霆之怒渐渐平息,他朝陈展道:“廷杖五十,滚回去闭门思过,没有圣旨,不许上朝。”陈展绷着脸离开宣正殿,文武百官的气终于顺畅了。陈显将押送粮食去江南的重任交给陈琦负责。又听说潘邵煜私自把家中粮食交给朝廷,害怕潘世杰责打,已经在外躲了多日。还在城外救济难民,为他们施粥、建造简易房屋、请医义诊,美名远杨。陈显也想做个和事老,命人把潘邵煜宣上殿,封了五品御史。又把安置城外难民的事情交给他处理。潘邵煜谢过皇上隆恩,又转身朝潘世杰跪拜道:“儿子不孝,前些日子惹父亲生气了。今日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请父亲责打孩儿出气吧!”有皇帝撑腰,潘世杰又怎敢真的教训潘邵煜,潘邵煜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这样说。但见潘世杰朝潘邵煜道:“父子没有隔夜仇,快点起来吧!”潘邵煜从地上站起来,耳边听到百官恭送皇帝下朝的声音,立马又跟着跪下。他初次上朝难免紧张,看着龙靴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走过,等着大家都相继起身,他此从地上站起来。

☆、冯昌游览碧春园

陈展下朝回来,把自己关进书房不见任何人。洛如云和洛晋在外面敲了半个时辰的门,里面毫无动静。洛如云担心的道:“父亲,王爷不会有事吧!”洛晋一脚把房门踹开,见到陈展举着酒坛子喝酒,洛如云走过去,把酒坛子夺过来道:“王爷,心里难受就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陈展也不顾及洛晋在场,抱着洛如云道:“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是错?初入朝堂,不得重视。都说我是外秀内腐,不堪重用!我努力证明给父皇和朝臣们看,却换来猜忌和防备。我被迫接下征粮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