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8)

的人听到。

透过轻纱门帘可以看到萧夫人正吃着午饭。她今日穿着绛紫色的衣裙。云鬓高梳,满头珠翠,容色不怒含威。

听到外面的的争吵声,萧夫人眉头紧皱。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萧如梅在外面,将筷子放下道:“真是我的克星,连个饭都吃不素净!”她朝身边的秋菊道:“快去看看二小姐又在闹腾什么?”这秋菊是萧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穿着青绿色的罗裙,梳着单环鬓,斜插一支素银簪子。圆脸细眉,容貌俏丽,身材微丰。她走出去问明原因,把萧如梅带进来。萧夫人看着她道:“怎么这会子才过来?”萧如梅也是满腹委屈,如实回禀道:“一早就来了,门外的婆子不给通报。”萧夫人不以为然道:“这话倒也古怪,凭她一个奴才怎敢慢待主子?你是故意挑了这个时辰过来,拿着奴才们说事吧!”萧如梅知道在她这里自己一向占不到上风,她也不在分辨。放软了话道:“夫人教训的是,如梅知错了。”萧夫人看她服软,也消了大半道:“你来有什么事?”萧如梅道:“如梅想去佛缘庵看望母亲,来请夫人示下。”萧夫人巴不得永远也见不到她,出奇的没有反对道:“叫忠叔套上马车去吧!”得了批准,萧如梅才欠身退下。

萧如梅出了正房,带着秋兰、秋彤走到后门,忠叔已经在门外等着了。主仆四人上了马车,萧如梅思索着,先去市集把秀好的绣品卖了,在去乐器行把相中的凤尾琴买了,然后再去佛缘庵求签,晚上在去母亲的住处歇下。

车子行在宽阔的官道上,平稳迅速。忠叔把马车停在绣庄门前,秋兰拿着一包裹绣品出去,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就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包凉糕,几个人分着吃了,算是午饭。

忠叔赶着马车到了乐器行停下,萧如梅和秋兰、秋彤下车,主仆四人进了乐器行。因天气炎热,店内几乎没有客人。老板是一个中年男子,留着两撇胡子,脸型消瘦,身材矮瘦,穿着葛布青袍,站在柜台后面。他抬眼见到萧如梅都进来,也不去招呼,知道她常来,却只看不买。萧如梅走到哪把琴边,朝老板道:“这把琴我要了。”老板喜出望外,朝萧如梅走来道:“三百两银子,这把琴你拿去。”萧如梅惊讶道:“上次不是说一百两吗?”无商不奸,老板解释道:“此一时彼一时,上次姑娘来的时候是一年以前。那时候这把琴还没有被京都画仙潘二公子提笔留名。如今这把琴涨价了。”萧如梅觉三百两买一把琴不值得,转身出了店门。秋兰提醒道:“斜对面有一家周记乐器行,是新开的,小姐不如去哪里看看。”萧如梅也动了心思,主仆四人来了周记乐器行。门上的匾额是新的,主仆四人进去,只见老板是个年轻的公子,一脸书生气息。萧如梅停在一把七弦琴边,老板走过来殷勤招待。萧如梅用手拨弄着琴弦,音色纯正,虽不是上好的槟榔木做的琴身,好在琴弦是上好的马尾做的。萧如梅朝老板道:“这琴怎么卖?”老板道:“五十两银子。”萧如梅令秋兰付了钱,老板把琴装在琴套内递给秋兰。主仆四人出了周记乐器行。

马车一路来到佛缘庵山下,忠叔把车子停靠在路边,交给看车子的老汉看管。主仆四人沿着台阶向佛缘庵正门走来。被山里的凉风一吹,身上清爽无比,山里的空气也新鲜。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往前走,但见翠柳夹道,眼前一片翠绿之色。往前走玉带拱桥横跨碧水溪,溪水潺潺,缓缓流入寺外的护城河。正在拱桥最高处,翘望亭台榭苑,楼宇殿阁参差林立。俯瞰溪水潺潺,金鱼嘻戏。再往前走,便到了佛缘庵正殿。萧如梅主仆四人走进殿内,捐了香油钱,萧如梅拿起竹筒摇晃着,一根竹签应声落地,她捡起来细看,不由的皱眉,但见前文上写着:‘一生孤苦如浮萍,几段情缘半世伤。半老徐娘半世缘,回归田园才是真。’是一波三折的命运,萧如梅不信,将竹签放回竹筒继续摇,等到竹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