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6)

在这个地方住了三天,知道他的舅舅是个大官,名叫潘世杰。家中儿女成群,却都对潘世杰毕恭毕敬。大户人家向来规矩森严,他小心翼翼的应对着。他不明白潘世杰为何留他性命,却隐约猜出马家村的人是因他而死。他自小知道,哥哥元宝是被大户人家收养。元宝和他是孪生兄弟,长着一样的面目。元宝死了,会不会叫自己代替元宝做大户人家的儿子?他虽生在乡野,却不鲁笨。不知道怎么办,那就静观其变。

潘世杰每日都会拿着带图像的册子给他讲人物小传。当朝皇帝陈显生于燕国云帝十一年春,恭哀徐皇后之子,幼年养于恭顺皇后膝下。建平元年立为太子,建平十四年娶洛皇后侄女为正妃,纳何氏、潘氏为良娣。建平帝十五年即位,尊嫡母洛皇后为太后,封嫡妃洛氏为皇后,潘良娣为贵妃,徐良娣为淑妃。

废妃洛疏桐,生于云帝十二年,安国公洛远洋嫡女。貌美聪慧,才名远播。建平十四年为建安帝东宫嫡妃,年十七。建安元年年生皇长子陈展。建安元年,因善妒,谋害后妃皇子,被废黜封位,贬入冷宫。

淑妃何氏妙玉,文定公何源长女,生于云帝十三年,少有才名,貌美贤良,端庄恭谨。建平十四年为建安帝东宫良娣,年十五。建安帝五年春生皇三子陈澈。后宫外遇刺,下落不明!

一连讲了半月,小宝已经把册子上的人都记清楚了。潘世杰抽查,指着一个身穿凤袍的贵妇道:“她是谁?”小宝道:“皇后潘瑶,宁国候潘雄长女,生于云帝十一年。美姿容,善辞令。建平十四年为建安帝东宫良娣,年十八。建安元年生皇次子陈琦,建安元年封贵妃,建安二年为皇后,建安四年皇长女宁安公主。”潘世杰继续问道:“你该叫她什么?”小宝道:“母后。”潘世杰很满意他的回答,继续问道:“那你是谁?”小宝沉默着,潘世杰面色清冷。小宝吓出一身冷汗。慌忙道:“太子陈琦。”潘世杰露出喜色,响亮的拍了几个巴掌。一对宦官鱼贯而入,将小宝围在中间。一套太子礼服,赤金华冠穿戴整齐。潘世杰看着小宝道:“殿下可是记住自己的身份了?”小宝重重的点头,挺起胸膛,迈着规整的方步朝屋外走去。从此再也没有马小宝,只有当朝太子陈琦。

门外乌压压的跪了一地的潘府家眷。她的舅母扶着他上了撵轿,一群人从拥着撵轿出了潘府。由潘世杰在前边骑马领路,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撵轿在凤仪宫外停下,小太监背着他进了正殿。陈琦按照潘世杰的交代,朝凤榻上的潘后叩拜道:“儿臣拜见母后。”潘后站起身,一把抱住他道:“琦儿,母后终于把你盼回来了。在舅舅家过得可好,让母后看看有没有留下痘印。”潘后打量着他,掀起他的袖子查看,皮肤莹润光洁,竟然没有留下一丝疤痕。潘后欣喜的抱着她坐到凤榻上,朝跪在殿中的潘世杰道:“有劳大哥和嫂子费心了。”潘世杰道:“娘娘严重了。”潘后命宦官刘福带着陈琦到后殿歇息。潘后屏退左右朝潘世杰道:“你□□的很好。”潘世杰道:“这孩子比他哥哥聪明,又认学。悉心教导,一定能讨得陛下欢心。”潘后却没有任何喜色,略有不满道:“玩物丧志有玩物丧志的好处。越是懂事的孩子越难以控制。”潘世杰道:“乡野孩子没有见过大世面,多拿些好玩的哄着,慢慢培养,自然会和从前的太子一样。”潘后点头默认。

陈琦避痘回来,第一次入太学堂。见到和他年龄相仿的陈展,两个人一个是皇后之子,一个尽的太后溺爱。都是金尊玉贵,众星捧月般长大的。互相攀比,打架是常事。教习他们的太傅徐谦又开始头痛了。大皇子陈展虽顽皮却知道学习。太子却是个不爱读书爱玩乐的主儿,已经进学两年三字经都认不全。

陈琦忽略徐谦投来的异样目光。翻开书本,跟着徐谦诵读。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上午下来。一本三字经已经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