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8)

萧如珍摒弃华服美冠,选了一件桃红色轻裙。梳妆未毕,就有萧夫人身边的丫鬟秋菊过来催促她启程。萧如珍拿了一支玉簪斜插在鬓上,匆匆跟了秋菊朝府门而来。两人到了而门外,萧夫人已经在马车内等候了。萧如珍踩着春凳上车,在车厢内坐下。萧夫人见到她这身打扮,连连摇头道:“怎么不穿我送你的衣裙?”萧如珍道:“侄女听闻太子不喜奢华,故而穿了这套衣裙。”萧夫人道:“不能取得皇后欢心,别说东宫主位,侧妃也轮不到你。”萧夫人一通训斥,萧如珍默默无言。萧夫人叹口气道:“是我高看你了。一点小聪明,难成大事。”萧如珍知道萧夫人心内有火,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原则,低头做懊恼状。

车子在内宫门外停下,早有凤仪宫的宦官刘福在此等候。用两乘小轿抬了她们入宫。到了凤仪宫门外,萧如珍和萧夫人下轿步行。宦官引着她们进入来燕阁,里面已经坐满了贵妇淑女。萧夫人和萧如珍入席之后,过了半刻钟,耳闻宦官通禀皇后、太子到。众人纷纷起身请安,一番大礼过后,众人归座。萧如珍开始细细打量潘后,但见她身穿一身桃红绣凤裙,腰间戴着多子多福石榴玉佩,下面缀着四合缨络。顺着衣裙往上看,肌肤雪白,面目美艳。柳眉舒展,杏目寒霜,不怒自威。萧如珍不敢与她直视,目光移向太子。一身素绸衣袍,没有刺绣,也未镶嵌珠宝。面容俊朗,温文尔雅,竟和潘后毫无相似之处。发现太子正侧目打量着她,萧如珍迅速低下头,用喝茶掩饰自己的羞态。

陈琦看着萧如珍娇羞的低下头,将视线从她身上移开。扫视殿中诸女一眼,拿起手边的茶杯喝茶。揭开盖子,一股杜若的清香扑鼻而来。耳听潘后道:“这些孩子在长辈面前难得自由,不如去院子里赏玩春景。”皇后发了话,无人不从。凤仪宫的宫人领着众位小姐出了来燕阁。陈琦稳坐如山,潘后看向他道:“太子也出去走走吧!看看御花园的花儿,可有喜欢的?”潘后一语双关,陈琦不敢怠慢,应诺而去。

萧如珍出了来燕阁,众人都嫌她衣着寒酸,不愿与她同行。此次参加桃花宴的闺阁淑女大都穿着华服美群,连一向喜爱素服的洛如云也换上开领抹胸的华服,戴了金丝鸾凤簪子,和田玉镯,八宝金丝项圈,玉底珍珠绣鞋。萧如珍漫步香径,自爱自怜。若论悲苦,她的境遇和林云燕相差无几。一生姻缘全要仰仗伯父伯母。萧如珍猛然驻足,斜倚桃树,脑海中想起父亲临终前告诫他们兄妹的话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么多年,每当她撑不住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告诫。萧如珍摇头望着满树梨花,风吹燕巢,雏燕坠地。萧如珍小心的捡起摔落在地的雏燕捧在手中,触动心弦。想到自己一生凄苦,就如同离巢之燕,前路茫茫,命运多舛。不禁愁上心头,蹙眉感伤,忽听身后有人朗声道:“燕归时节雨,桃花带露香。春日风光好,何故觅闲愁?”萧如珍抬起头,看到洛如云朝这边走来。萧如珍感叹道:“此生好比离巢燕,风雨一来无处栖。”洛如云道:“没想到八面玲珑的萧家大小姐也有悲苦情愁的一面。”萧如珍道:“人生在世,悲喜参半。有谁一辈子不蹙眉,不伤心的?”洛如云道:“你的话总有新意。”两个人踏花而行,彩蝶纷飞,萧如珍情不自禁的拿着团扇去扑蝴蝶儿。花架后面转出一人与她撞个满怀,手中团扇脱落飞入旁边的湖水之中。没想到来人是太子,萧如珍和洛如云双双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陈琦命她们起身,目光落在萧如珍身上道:“老远就看见你在这里自爱自怜,可是有心事?”萧如珍手捧着雏燕道:“臣女感怜雏燕离巢,命运多舛,臣女却无能为力把它送回巢内。”陈琦接过雏燕腾身一跃,把雏燕放回巢内。而后看向萧如珍道:“如此你就不用再为雏燕离巢而感伤了。”萧如珍目光望向桃树上的鸟巢道:“有殿下相助,是它的福气。”洛如云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