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8)

,以伯父清廉忠君的脾性,一定会属意徐家。但是徐家权势日渐败落,不及潘氏权势鼎盛。他私心想着投靠潘氏,为了迎合伯父,他却违心道:“侄儿想投靠徐家。”一番话说得马原连连点头道:“我昔年游历京都时,曾在卫国公府上做过两年书吏。现写封举荐信给你,也可叫你少走些弯路。”马志坤听后连连感谢,当即为马原研磨。马原一笔写就,把书信交给马志坤道:“伯父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马志坤趁机道:“侄儿有报国之心,却囊中羞涩。”他作势将书信放回桌子上,马原道:“此事不难,伯父可赠你银两。”马志坤跪下大礼参拜道:“伯父待侄儿犹如亲生,侄儿若是飞黄腾达,必不会忘记伯父大恩。”马原扶起他,看看外面破晓的天色道:“回去告诉你兄嫂一声,打点好行装在上路。”马志坤拜别马原,回到家途中暗暗思索道:“如今正是农忙之时,兄嫂知道他入京求官,定会没收银钱,阻止他入京。”想到此处,他连兄嫂家门也未进,直接往京都而来。

太阳升起,马原之妻余氏从正房出来。看到一夜未睡的马原不由责怪道:“怎么和志坤说了一宿的话。”虽是责怪,却带着欣喜道:“志坤可是同意了李家的婚事?”马原摇头道:“以后不要在提起此事。”余氏惊讶道:“李家愿以半数家产相送,他竟然不同意。真是过惯了苦日子,享受不得半日富贵。”马原道:“他并非池中之物,以后你见到他,不可在像从前一样呼来喝去的。”余氏大字不识一个,哪里懂得这许多。马原只是摇头,也不在过多解释。

带着无限憧憬,马志坤经过数日路程,终于抵达京都。他找一家偏僻的客栈住下,休整一夜。次日一早穿戴整齐前往潘府拜见潘丞相。门房管事来旺见他穿着寒酸,嘲讽道:“丞相是何等身份,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马志坤道:“丞相喜纳天下名士,在下不才,特来毛遂自荐。”来旺道:“就凭你这身棉布青衫,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说自己是有名之士,有谁会信呢?”马志坤道:“我有报国之志,有才学傍身,这些还不够吗?”来旺嘲笑道:“文银五百两,我给你通报!”马志坤眼内希冀暗淡,别说五百两,五十两他也拿不出。来旺笃定他没有这么多银子,直接逐客道:“没钱就走人,别在这里晃悠。”马志坤拂袖而走,暗讽道:“朱门愚仆多势力,有才无银莫进来。”,马志坤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马志坤在京都逗留数日,身上银两也花用干净。他对月自怜自叹道:“毛遂自荐无门路,寒酸潦倒度日难。”迫于生计,马志坤买来纸笔作画。心中想着京都繁华,一幅《盛世京都赋》跃然纸上。他把书画挂在客栈正堂,期望高价卖出。等了几日却无人问寻,他不暗自愁闷。客栈伙计放下一盘青菜和两个馒头,见他终日苦闷,好心提醒道:“你的画技虽好,却远不及潘二公子。靠卖画是挣不到银两的,还是另谋生计吧!”马志坤好奇心突起道:“还请小哥细细说来。”活计见他这般礼貌,心下喜悦。耐心讲道:“客官有所不知,这潘二公子是潘丞相爱子。京都四才子之一的画仙是也。”马志坤问道:“在下孤陋寡闻,敢问小哥四大才子是那几位?”活计惊讶道:“京都四才你都不知道,难怪郁郁不得志。”马志坤压下心内不愤道:“还请小哥指教。”活计道:“当朝太子,潘丞相府二公子,卫国公府大公子,南阳候府三公子被誉为京都四大才子。”马志坤暗暗思索,他与京都四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他只顾自伤自怜,却不知活计早已离去。

饭菜已经凉透,马志坤草草吃了饭菜。却了无睡意,暗叹道:“明月悄然上楼头,落魄公子自哀怜。空怀精忠报国志,苦无伯乐识英才。”

烛泪尽,天已亮,红日照轩窗。

马志坤思索一夜,想出了接近潘世杰的法子。既然见到潘世杰这般不容易,不如结交潘邵煜,通过他攀上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