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食盒往外走,萧如梅提点道:“记得别走错路,早点回来。”秋彤答应道:“奴婢记下了。”
☆、唯有相思无处诉
长夜漫漫人难眠,萧如梅坐在石阶上举杯望月道:“夜深人不眠,常坐石阶畔。琵琶声绝,笛音不来,绿酒已干泪未尽。月华倾洒,树影婆娑。举杯对月成三人,唯有相思无处诉。”她喃喃自语道:“不知道子航是不是也在思念着我?”风灌进屋子,吹灭了书案上的烛火。萧如梅走到灯台前,重新点亮烛火。手中杯子倾倒,打湿了书案上的脉案。她赶紧抖掉脉案上的酒水,用衣袖擦拭。入目看到太子脉案几个大字。萧如梅入宫之后,每日翻看这些脉案打发时间。她翻开手内册子,随手翻到建安十年春三月,太子出痘,皆因乳母蓄意谋害之过。帝遣太子避痘潘府,六月归宫。虽是寥寥几笔,也可想象出太子当日凶险,命悬一线的景象。萧如梅又随意翻了一页,到了建安十九年。上面记载太子服食五石散过量,导致昏厥,皆因徐氏听信庸医之过。这是太子早患病记录,之后再无记载。萧如梅放下册子,暗暗道:“尊贵如太子,一生之中也难免历经坎坷,几经生死。我又何必自哀自怜呢?”心结打通,遥看对面榻上的秋彤早已熟睡,萧如梅熄灯睡下。
第二日一早,有一个面生的宦官送来十几只乌龟道:“这是潘公子派奴才送来的。”萧如梅正为乌龟的事情发愁,这下好了。她收了礼物,将这些乌龟养在缸内。福安从御药房出来,匆匆回去向陈琦复命。
萧如梅把做药膳的事情就给秋彤,全力应付前来抓药的宫人。先是永宁公主的宫女红英,再是太子妃身边的素秋,最后是萧妃身边的秋兰。因是熟人,等其他人都走了,萧如梅才对秋兰道:“在宫里好吗?”秋兰一脸愁苦,雄心勃勃的入宫,刚入宫就进了冷宫,寒冬腊月没吃没喝,那种日子比在梧桐苑还差。沉默片刻,秋兰道:“奴婢之前不知深浅,如今后悔也已经晚了。”萧如梅接过药方,扫了一眼道:“大姐吃的药过于凶险,只怕怀上龙胎也难以生下。”秋兰道:“小姐不知道娘娘如今的处境,皇帝虽宠爱娘娘,也只当做一件物品,虽是可以丢掉。固宠是娘娘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萧如梅不在解劝,只在原来的方子上改动几味药材道:“那就按照这个方子吧!”言罢,萧如梅把药方和药都递给秋兰,秋兰接过告辞离开。
徐若晴吃了半月药膳,身子已经基本康复。特意做了一方绣怕相谢。萧如梅拿着帕子观看,上面绣着点点梅花。绣工精致,可见花了不少心思。秋彤略感不满道:“就送这一方帕子,这人命也太不值钱了。”萧如梅收起绣怕道:“礼轻情意重,你别太看重物质。”秋彤闭口不言了,萧如梅好言安慰道:“这些日子你做药膳辛苦了。我晚上给你做最爱吃的红绕猪蹄。”一听要给她做菜,秋彤的脸立刻云开雾散了。
一夜好眠,刚起床就被张总管叫去问话。萧如梅腹内狐疑,不知道张总管叫她所为何事。进了张总管的住所,萧如梅依照宫规见礼道:“给张总管请安。”张总管寒着脸道:“不敢当。”他甩手丢了一张药方给萧如梅道:“昨日太子妃传唤,问我这个御药房总领事是怎么当得。一个看管药材的女史也胆敢越级开药诊病,宫规吏法都是摆设不成?”萧如梅没有想到一番好心惹了这么大一个误会。她连忙解释道:“奴婢做的是药膳,并未开药治病。”张总管道:“药膳也能吃死人。”萧如梅吓得一哆嗦,解释道:“奴婢也是一番好意,没想到会触犯宫规,求总管宽恕。”张总管皱眉道:“刚嘱咐你谨言慎行,过后就忘了。求我也没用,自己去东宫领罚吧!”萧如梅应诺退下。
萧如梅出了御药房,来到春喜殿。在门外跪了小半个时辰,潘玉莲才吩咐人传唤她进去。萧如梅端着十二万分的小心进了春喜殿。一路上目不斜视,每走一步,心里的忐忑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