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6 / 8)

“苍鹰翱翔于蓝天,鱼畅游于江水,这些都是自然规率,怎可凭一句妄想而改变?”萧如梅斩钉截铁道:“我不是妄想。”杨元戎道:“身为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年从子这就是天道。”萧如梅道:“凭什么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要从一而终?”杨元戎从未见过这般固执的人,沉声道:“身在敌营,共生死,同患难,连死神都没有分开我们。难道就为了我不能全心全意对你,你就要弃我而去吗?”萧如梅沉默不语,杨元戎心中微怒道:“既然你听不进这些道理,我也无话可说”言罢,他在合离书上签字盖章。然后递给萧如梅道:“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萧如梅接过合离书道:“即使撞得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杨元戎气的无话可说,愤然离开,背影融入夜色之中。萧如梅跪坐在地上,手里握着那张合离书,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秋风瑟瑟,也在为她而鸣泣。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一夜骤雨狂风,清晨又是艳阳高照。唯有桂花残红满院。秋彤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劝解道:“小姐好生糊涂,我们离了这里还能去那里安身?”萧如梅听了秋彤一早晨的絮叨,早就烦了。开口道:“你若怕跟着我吃苦,留在这里好了。”秋彤立刻闭紧嘴巴。萧如梅用绢布把七弦琴裹起来,用火折子点燃。秋彤惊讶道:“小姐,这可是你最心爱的东西。”萧如梅摇头道:“这把琴因表哥被封存,又因元戎得见天日。如今听曲子的人已经远离,还留着琴做什么。”

杨元朗从院子里进来,看到萧如梅焚琴断情的一幕,生生把规劝她的话咽回去。萧如梅和秋彤已经收拾好简单细软,杨元朗朝她道:“我正要去京都贩卖一批瓷器,可以顺便捎带你们一程。”杨元朗也是受杨元戎所托,才来问萧如梅的意见。萧如梅朝杨元朗道:“有劳杨大哥费心了。”杨元朗道:“马车已经在外面等候了。”萧如梅和秋彤跟着杨元朗朝院门外走去。

秋风瑟瑟,吹散一地残灰。

萧如梅望着院门外飘落一地的红枫叶,暗道:“树叶的离开.,是风的眷恋,还是树的不挽留.?”泪水无声滑落,打湿秋衫。

南归的马车上,萧如梅掀起车帘,看着官柳急速后退,离别之情涌上心头。

望着萧如梅的马车远去,杨元戎问丁芷道:“你说女人的心思怎么那么善变呢”丁芷望着他,丝毫没有丫鬟的温顺神态。直直的望着杨元戎道:“这个我不清楚。我只知道你的剑法在没有进步,这梅花暗卫是当不成了。”这丁芷原为杨府丫鬟,实则是宓妃亲信,在杨府潜伏多年,为的是打听辛姨娘的身份。若然叫她得知,这辛姨娘就是宓妃失散多年的妹子。这自然是只有她自己知道,不足以向外人道来。

☆、自有美貌窥宋玉

京都皇城废宫一角,萧如珍望月自怜。为了躲避被伯母胡乱嫁掉的命运,她毛遂自荐,入宫选妃。进宫多日难见圣颜,多日谋划终得帝宠,却因鱼刺卡喉,伤了嗓子,被陈显弃之敝履。又因无意间打碎何淑妃的琉璃灯盏,她被废去封位,迁居冷宫。萧如珍默默吟道: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古人所作《珠离掌》,恰如她此刻心情。秋兰拿了披风给她披上道:“已经入秋了,夜里风寒,娘娘还是回屋去吧!”萧如珍摇头道:“去取我的琵琶来。”秋兰应诺而去,不肖片刻功夫,抱着琵琶走来。萧如珍接过琵琶抱在怀内,轻轻抚弄几下琴弦,低头弹奏一曲《西江月》用来发泄她此时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曲音忧怨哀婉,随着秋风四散传开。几道宫墙之外的御花园内,潘后坐在肩舆上,微微侧身道:“这么晚了是谁在弹琵琶?”刘福微微侧耳细听道:“声音由冷宫传来。”潘后听了一阵子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