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这么一听就是在胡同这个家了。

话一出口,易青巍要下床的动作停了。

果然,宋英军那边反应过来:“小巍这些天和你住一起啊?”

易青巍看着宋野枝垂首卷玩牛仔裤的线头,他漫不经心,坦坦荡荡:“对,李姨前段时间又请假了。”

宋英军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两个家里就剩俩孩子,凑一块儿住,省心省事。

“那你们商量一下什么时候来海南过年啊,安排好,我们在这边儿等你俩呢。”

“离新年还两三个月呢爷爷。”

“早点儿来,这边暖和。”

“我看天气预报,28度不是暖和了,您和陶叔还有易爷爷得注意,白天太阳烈一定要少出门,别弄中暑了……”

见话题稳定,宋野枝开始日常啰嗦,易青巍放心地去刷牙洗脸了。

过了一会儿易青巍端着粥和馒头进卧室,宋野枝反而躺下了,电话打完了,靠在床头按手机。

“坐好,这姿势对眼睛和骨骼都不好。”

宋野枝听话地坐正,手指不停编辑短信。

“聊什么呢?”

“同学会的事儿。”宋野枝抬脸,粲然地笑,“小叔,他们让带家属一起。”

“你答应了?”

“我有家属啊。”

“宝贝儿,真敢啊?”

两个人的声音都温柔下来。

宋野枝说:“你不要怕,他们人都很好的。”

下午,易青巍在医院办公室收到一封无署名的信。薄薄的牛皮纸,轻巧挑开,他抽出一张边缘旧黄的塑封照片。

十几岁的男孩,面容清冷,穿着冰刀鞋立在一株冬梅下,蓬松的羽绒服将他捧着。望镜头的眼神极沉静,不愉悦,缺些活泼气息。那双眼睛被雪天浸湿了,也被雪天照亮了,银白的景被清晰地映在他透澈的两只黑色瞳孔里。

易青巍垂首盯着相片目不转睛,用脚带上办公室的门,手指一转,翻至背面。

「摄于1996年2月」

「赠于2003年10月」

「祝易青巍生日快乐」

「并,与宋野枝天长地久,无尽时」

读完,易青巍咬着嘴唇笑了。赵欢与的字迹是典型的理科女孩子,字体小,字形规矩,无笔锋,横竖撇捺能省则省,风格独特。

不过这次倒不像平时乱泼墨,看得出,她写得十分拘谨仔细。

他反复品了几遍,拨赵欢与的手机号。没通,人工语音提示号码已注销,是空号。这时易青巍才注意到右下角一串数字,是国际号码。

半信半疑输入并接通,赵欢与快乐的尖叫就从听筒里传出来。

“啊小叔你来得好巧!我看到鲸鱼了!”

京味浓,后鼻音重,可易青巍还是拿不准:“金鱼?”

“鲸!”她挑头去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鲸啊?”旁边的人说了一句什么,赵欢与兴奋地给他转述,“哦他也不知道!不重要!我的天!五米多高的水柱啊!”

易青巍听到了霍达的声音。

“赵欢与,你在哪?”

“船上!我和霍达来泰国了!”

易青巍听她继续问:“照片今天才收到?”

“刚刚看到。”

赵欢与笑:“怎么样,这礼好吧?”

易青巍也跟着笑:“还不错。”没完,下一句,“还有吗?”

“您真贪独此一张,绝版。”

“行,什么时候回来?”

“圣诞节前一定回。”

“最好是。上个周末宋野枝拉我逛超市,买了一车圣诞节的装饰品,又去店里定了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