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梅和徐芳他们去街办开证明和介绍信的时候,十分的顺利。
等到走出街办以后,徐芳有些感慨:“没想到街办的人居然这么好说话。”
“我本来还以为,我们想要开一个月的介绍信,会很难呢。”
张玉梅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才低声说道。
“你也不看看你大哥是谁?”
“要是换了其他人,别说一个月了,就算是想开一个星期的介绍信,都得被问个半天。”
街办的人都是看人下碟,精得很的。
基本上住在附近的干部和领导,他们都认识。
就像是徐红霞还没有去百货大楼工作的时候,街办也没有上门催过她下乡。
但是徐家附近符合条件的人,都已经被催过两三回了。
不是街办不知道徐红霞也符合条件。
而是还没有到最后期限的时候,街办的人也愿意给徐卫国一个面子,暂时先不上门。
这些都是基于徐卫国的身份,而得到的特殊待遇。
甚至都不需要徐卫国自己去打招呼,他们就会主动给他这个面子。
徐芳虽然回城也快一年了,但是她还真的没有和街办的人怎么接触过。
也就之前和陈明离婚的时候,来过一回。
“这样啊?想不到大哥这么好使呀。”
“你以为呢?”
张玉梅一一给她细数,他们家享受了什么特殊待遇。
“家里送货上门的煤球、柴火,我们家额外多养在院子的鸡。”
“偶尔去供销社买到的‘瑕疵品’,还有之前阿辉请的三个月的假。”
“还有平平安安,只要花钱就能买到的奶粉。”
“这些全部因为你大哥,我们才能享受到的。”
徐芳有些疑惑:“啊?这些也算是特殊待遇吗?”
“这些不是大家都一样的吗?”
“哪能呀,煤球和柴火都是需要自己搬回家的。”
“供销社那些瑕疵品,说是瑕疵品,但是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的。”
“都是供销社为了和我们打好关系,专门为我们这些干部家人准备的。”
“还有平平安安喝的奶粉,虽然不需要票,但是也是供不应求的。”
“但凡你大哥只是一个普通公安,那我们就只能给平平安安喝米汤了。”
徐芳有些唏嘘的说道:“这样啊,我还以为城里的人,真的都过得那么好呢。”
“哪能呀。”
......
陈招娣知道平平安安也要跟着黄勤勤一起去广市的时候,心里紧张得不行。
“闺女呀,你真的要带平平安安一起过去啊?”
“昂,真的呀,我们行李都打包好了。”
黄勤勤还以为陈招娣把她叫回家有什么事呢。
原来是要问这个呀。
陈招娣听到她话,心里那叫一个愁呀。
“但是他们还这么小呢,能出远门吗?”
“哎呀,凑巧映雪也快生了,要不然我就请假和你们一起去了!”
陈招娣真的很担心,平平安安去了广市以后,会水土不服。
黄勤勤看到陈招娣愁得脸都皱起来了。
连忙安抚道:“妈你放心,军辉两个月大的时候,也出过远门的。”
“而且广市离我们这里也不算太远,坐火车四个多小时就到了。”
“大嫂都快生了,二嫂也怀孕了,你就安心在家照顾她们吧。”
陈招娣听到她说,徐军辉小时候也出过远门,这才没有那么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