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如果她问,应该问的是:

“田大哥!上官夫人把女儿托付给了你吗?”

她当然不能问,那里有把六岁的女儿托付给一个不相干的男人!是做女儿呢?还是做妻子?

病滞途中,她可以一死了之,唯一使她不能瞑目的,便是女儿。

上官夫人在病情稍好一些之后,坚持要赶路,她没有对田远桥说任何一个“谢”字。

这种心情红拂在听说之后,最能了解,因为她所感受到的恩情,已经不是一句“谢谢”所能概括得了的。

既然不能谢得了,又何必空说“谢谢”?

不仅如此,上官夫人在收拾行装的时候,没有对田远桥提出任何请求。

六岁的上官妍雪紧紧地闭着嘴,眼睛只在田远桥身上溜转,也没有喊“田大哥”一声。

只是在帮着娘收拾行装的时刻,在低声哼着一首歌,不知道歌的名字是什么,很幽怨,也很好听。

说到这里,田远桥叹了口气,又说道:

“我真的没有想到,十五年以后,再遇到这位姑娘所弹的琵琶,就是这首曲子。”

红拂点点头,忽然问道:

“田大哥!你在那一时,就和她们分了手吗?”

田远桥很沉重,细怀在往昔里的点滴,缓缓地说道:

“没有。我觉得当时我如果离开她们,那是一种残忍。

而且,侠义自居的人,都讲的是敬重忠良,像上官夫人这样的清官之后,孤寡母女,我不为她们尽一分力,良心上说不过去。”

红拂连声称是。

田远桥说道:“我违背了师父的期限,一直送她们母女回到故里浏阳名居集。”

红拂“啊”了一声说道:“那已经不止是千里之遥了!田大哥!那真是亏了你,如果让她母女二人走下去,虽然上官夫人身具武功,恐怕也没办法平安地到达故乡!”

田远桥笑笑说道:“在我,只是尽一份心力而已,我也只是一个二十岁的人,不识世道艰辛,未知江湖险阻,对她们母女又真的能有多少帮助?”

红拂立即说道:“不!那种精神上的鼓舞,是无与伦比的。”

田远桥说道:“在漫长的路途中,我雇了一辆大车,让上官夫人母女乘坐,我自己随在车把式一起,因此,相处了两个多月,大家很少交谈。”

红拂说道:“那是因为上官妍雪年纪大小,上官夫人又不便交谈,新寡之人,不能不有所顾忌。”

田远桥说道:“旅途的寂寥,唯一的调剂便是上官妍雪姑娘常常低唱着那首歌,那首不知名的歌......”

【第45章 老道】

红拂忽然问道:“没有弹琵琶?”

田远桥说道:“只有唯一的一次,那是送上官夫人母女到达浏阳故里名居集之后,我向她们母女告辞,因为师命难违,能早一日回去,就要早一日回去。”

红拂说道:“上官夫人没有留你?”

田远桥说道:“没有。上官夫人当时只是说,寡居之人,不便相留。

她很沉重的说:“先夫在九泉之下,感激不尽。”

红拂说道:“没有再说别的话?”

田远桥想了想,摇摇头,但是他立即又问红拂:

“红拂!你说这话是何用意?”

红拂说道:“因为我发觉上宫姑娘对你一往情深,因此我也想起当年上官夫人有没有什么交代或者是承诺。”

田远桥想了一下,说道:

“临行之时,上官夫人吩咐上官妍雪说:送你田哥哥一程,将来你的前程,要寄托在你田哥哥的身上。”

红拂问道:“仅此一句话吗?”

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