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她没敢抬头看,但余光中有许多双腿,粗一算,加上各位主子身边的嬷嬷丫鬟,至少不止十人。

也就是说,她连从这里拼一把逃回南院找霍玿延的机会都没有。自己要是敢动一下,这些人会直接扑向她,压都能把她压死。

怎么办?被老夫人知道了,一向规矩严明的老夫人,轻的话她脱成皮,重的话,她这条小命就算玩儿完了。

“人都齐了,王妃,这事儿你来审吧!”老夫人有意避开,毕竟是孙儿喜欢的人,若真按规矩把人办了,等孙儿知道了,不得怨她才怪。所谓母子连心,倒不如直接交给王妃。

王妃的心里又哪不通透。可身为王府的女主人,她不能再把陶林林给老夫人,除了不合规矩,更重要的是人在自己手里才能惦量着来办,儿子那边还是要顾忌的。

“陶林林,你出府这件事情,持续多久了?”王妃端坐着,又加了一句:“敢做就要敢当,抬起你的头来,好好的给我回答。照实了说,若是欺骗和刻意隐瞒什么让我知道,我定不轻饶你。听明白了吗?”

从王妃的眼里,陶林林看出了一丝异样。她好像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又好像……

聪明的她,一下子就想到了王妃要传达的意思。

“回王妃话,奴婢绝不敢有半点欺瞒。奴婢出府这事儿,是世子爷答应的。”

她并没有正面回答王妃的问题,而王妃也没有刻意计较。

“除了世子爷,这事儿你还有别的证人吗?”

有还是没有呢?如果说有,会不会把这个证人也连累进来?可如果说没有,那么自己又会如何?

陶林林在脑海里迅速做出对比,终于在于氏催促之下回答道:“回王妃话,没有证人。因为奴婢出府这件事情,是世子爷格外开的恩。他特意交待过奴婢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会坏了王府的规矩。”

“你已经坏了王府的规矩。老夫人,咱们王府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于氏插了一句,心烧火急的比他们还要担心这事儿。

王妃没有理会,老夫人看了她一眼,似乎在犹豫什么,片刻后对王妃说道:“王妃,这件事情事关王府的规矩,一定不能草率处理。”

王妃这才对老夫人点头,“母亲说得极是。不过这丫头命格好,有她给延儿挡灾化灾也是不错的。而且若她说的是事实,真是延儿格外开恩让她出府,咱们若是罚重了,延儿就该不高兴了。”

在于氏要说话前,老夫人即刻点头接话,“王妃说得也对,再加上过几日就该到曾家下聘了。咱们还是小事儿化了吧。让她去照顾延儿,三天后一块儿完成惩罚就行。往后这事儿谁也别再提。”

“儿媳谨记母亲的话。”

于氏又没能插上话,王妃就应了老夫人。于氏心中愤恨难平,就好像她们在唱双簧似的,她就只是个外人。

就此,陶林林这事儿没有再深究下去,老夫人和王妃都默认了是世子爷同意让她出去的,至于证人么,老夫人都说了把她带去祠堂照顾世子爷,并一同受罚,就不需要再用到证人这东西了。

于氏敢怒不敢言,心里那口气只能拼命的压着,在老夫人离开时,她被老夫人招走了,一同逛园子去了。

屋子里只剩王妃和陶林林,王妃这才站起身来到陶林林面前,叹息着说道:“平时看着是个聪明人,没想到还是惹出这些事端来。陶林林,你真得感谢你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辰。”

“奴婢还是先谢过王妃娘娘吧。”

“谢本宫做什么?得了,领罚去吧。照顾好世子爷才是正经。”

“奴婢遵命。奴婢告退。”

陈管事亲自把她带到祠堂去,嘱咐她,她只能在祠堂的院子,不能进供奉室。这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