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因为阿秦这两日有些咳,公主便让自己陪着澜姐儿进宫去住,她是十分喜欢阿澜的,哪有什么不乐意的。可姐儿一向依赖阿秦,怕是知道了要不开心,她不免有些担心。
虽说就带些衣裳首饰,可光新的里衣就带了八套,更别提其他的衣裳、大氅,装了满满一箱。长公主亲自检查了一遍才放了心,抱着安澜问:“这次让宋嬷嬷和酥酥陪你进宫好不好?”
安澜听了却没半点不高兴,干脆点头:“好啊,母亲转告秦嬷嬷好好吃药。”
宋嬷嬷站在一旁,见安澜愿意让自己跟她去高兴极了,心中一片柔软,想着一定要照顾好澜姐儿。酥酥抬头看了眼仍旧一脸严肃的宋嬷嬷,一想到要同吃同住好几日,只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
长公主又留安澜在自己屋中吃过了午饭,歇了晌。直到下午才依依不舍的送安澜上马车:“去了宫中不要胡闹,好好陪你外祖母,知道吗?”
安澜乖乖点头:“阿澜知道。”
长公主又摸摸她的头:“母亲明日就进宫去看你。”
立在一旁年纪不大的刘公公有些伤感。他原本在骊山行宫当差,说话讨巧、人又机灵被太后娘娘看中,这才能跟着回了京都,在慈仁宫伺候,行宫多少人羡慕的眼都红了。
来了京都才知道连公主们都没这康宁郡主受宠,所以听说接郡主入宫的差事落在了自己头上,他可是高兴坏了,连着好几日都心情大好,满面红光。只有些奇怪,隐隐觉得大家看自己的眼神带着些同情。
今日他一大清早就来公主府了,谁知一直被管事的陪着在厅中喝茶,一上午茅房都不知去了多少次了,直到吃完午饭长公主才放人。可他等的再着急又哪敢催这位啊,只能心中默默流泪,怪不得慈仁宫的几位老人都不来,肯定也是喝多了长公主府的茶。
烟霞色镶金饰的华盖马车一路行驶到内宫之外才停了下来。安澜年纪虽小,刘公公却仍是恭敬非常,隔着马车帘子躬身道:“请郡主移驾软轿。”安澜就又坐上了一顶浅紫色的轿子,布料皆用的厚实挡风的很,虽不如肩舆华丽好看,可它暖和啊。这寒冬腊月的,若是坐肩舆去慈仁宫,怕是没一会儿就得被风吹透了。还是外祖母心疼她,还让人备了个翡翠雕莲花纹手炉,捧着别提多舒服了。
到了慈仁宫就见王嬷嬷亲自迎了出来:“老奴给郡主请安,可把您给盼来了。”安澜笑吟吟的问她:“嬷嬷一切可好?”
王嬷嬷看着眼前的小人儿,粉雕玉琢般精致,偏还披了件嫣紫色的斗篷,更显的脸儿莹白,让人越看越爱,她笑的一脸慈爱:“老奴都好,郡主快进殿去,外边儿冷,别冻着了。”
慈仁宫的正殿内一派的华丽富贵,地上铺着深紫色如意纹的长毛地毯,踩上去轻飘飘的,好像在云端一般。正中的凤座上坐着一位约莫五十来岁的贵妇人,梳着一丝不苟的高髻,头戴双凤衔珠金钗,身穿莲青色金线绣九凤袍。肤色白皙,眉眼仍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只是法令纹很重,嘴唇又薄,显得严苛、不好接触。正是安澜的外祖母,当朝的裴太后。
裴太后身侧还坐着一位大概三十出头的女子,姿容并不如何出色,只五官周正罢了。穿了身琥珀色的葡萄纹锦裙,并不怎么显眼,只头戴九尾凤簪象征了皇后的身份。是太子萧恪的生母,章皇后。
安澜一进来就先行了礼:“安澜拜见皇祖母,拜见皇后娘娘。”裴太后平日里为人最是严肃,别说后宫中的嫔妃怕她,就连皇子公主们也不敢亲近她。可对着安澜她却是完美的诠释了偏心二字,刚见安澜要跪,就让王嬷嬷去扶,伸手要安澜过来:“阿澜长大了,外祖母都快一年没见你了,快到哀家这来。”
裴太后搂着安澜不撒手,安澜也乐意窝在她的怀里,她太想外祖母了,外祖母身上的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