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徐杰认识的糖水铺子家里,他家多少用糯米,糯米粉,以及各种食材的原材料。

全是下面百姓们零散卖给他们。

原本以为东西要涨价,没想到这事之后,价格又恢复往常了,唐家都松口气。

至于纪彬的名字也在私底下议论,毕竟是他拿出文书,还是他做头一个不交钱的人。

唐家都很感激他,更不用说春安城那么多糖水铺子,那么多收农桑物件的人家了。

少掏钱,对百姓们来说就是好事,就是恩人。

这点在什么时代都没错。

但春安城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不敢明面上夸,省得给纪彬带来麻烦,若是要提的话,有些人干脆提一句那位财神。

这种说法虽然没有流行开,但也有点意思。

当然了纪彬只觉得有点好笑。

至于新刺史韦宏如何生气,他下面的人如何生气,就不是纪彬考虑的事情。

他准备准备,就要回家了啊。

因为他跟引娘,还有柴力陈乙都是骑马来的,到时候燕芷游也骑马走,他们直接出城就行。

平老板也赞同燕芷游去纪滦村躲躲,现在春安城乌烟瘴气,实在不是正常人待的地方。

若不是他身上还有要紧事,估计也会去纪滦村玩。

现在总觉得,纪滦村可比他这里舒服多了。

纪彬他们走的时候,纪一飞还要等等,也就没一起,他还要在春安城买点东西给家里人带回去呢!不着急!

至于荆高庄荆姐他们,也还有些事没处理好,纪彬引娘也就不等了。

这场春安城行程,收获着实不小,首先摸清楚现在春安城的情况,刺绣不交钱的事也搞定了。

春安城分店伙计的心也定下来。

人心不齐,那做什么都不成,之前人心惶惶,也不是做事的环境。

现在暂时恢复正常,主要是他们都相信东家,相信东家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有法子。

至于酸果酒的销售,确实要买酒的商家也承担一部分费用,但不想承担也没什么。

只有新刺史还在春安城一天,纪彬对春安城的买卖就提不起兴趣。

有这功夫,他周围的县城不香吗?

他家酒又不是卖不出去,何必死磕春安城?

这世上能做买卖的地方可太多了。

纪彬他们从春安城回邑伊县。

此时寄给周家的信也已经到了,自然是周家庶长子,周小公子一人一封。

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不巧的很,他家棉花已经运走了,你们收到信的时候应该是八月一号二号左右,估计前往松江府的商船已经出发,他暂时联系不上詹明。

这样一来,就不能参与定价。

为表歉意,请周小公子来纪滦村游玩。

这封信对周家影响不大,毕竟纪彬手头的棉花太少,要不是邑伊县的棉花也算到他头上,根本不会联系他。

但邑伊县到底有多少棉花数量,这个他们都不清楚。

邑伊县跟宿勤郡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都是大棉商们大片种植。

只有他们这边,则是家家户户都有片小荒地,所以数量很难统计,不过在他们看来应该没有多少才是,所以也不怎么重视。

纪彬不来就不来呗,一个小货郎,还能动摇他们周家的想法?

只有周小公子那个蠢货才会同意纪彬卖低价棉吧。

去年明明可以挣大钱,都被他们搅和了。

还好还好,本地虽然没挣多少,但在江南那边大赚一笔,这多亏了周家庶长子啊。

至于邀请周小公子去穷乡僻壤?关他们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