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现在,那继母在村里都不敢说话,还有继母的儿子们也只能在地里干活。
但凡想占纪彬家便宜,那宣老爹一个拦着,毕竟再闹起来,谁都知道纪彬不会留情面。
人家大老板,会在乎你一个小人物吗?
不少人都在围观,万秀才也是无奈,只好让孩子们先出去瞧热闹,然后立刻回来静心读书,否则就要打手心了。
现在的万秀才在孩子们眼里,那就是最严厉的存在,谁家要吓小孩了,都会喊一句再哭就让万夫子打你手掌心!
不得不说,这个吓唬还是很管用的。
以至于现在有些小孩没上学呢,就躲着私塾走。
说起来,私塾里也有两个不错的苗子,如今已经十二岁,在万秀才上了一年的学,竟然进度不错。
万秀才准备四月份的时候,带着两个读书不错的孩子去荆高庄看看,若是可以,那就留在那边,学得更深些。
要是学个两年能考个童生,说不定还能送到县学。
反正这两家的家长乐得找不到北,每日都在督促孩子读书,家里什么活都不让干了,只等着能考个功名出来。
现在大家都出来看纪彬家盖房子,倒是先把学习抛到脑后了,估计哪里的学生都差不多吧。
纪彬跟引娘也是象征性铲了第一铲子的土,然后就可以看着请来的舞龙舞狮吹吹打打。
说起来了,他家也盖了不少东西,还是头一次这样隆重。
等纪彬引娘把喜钱散开,宅子也要正式动工了。
这次来做事的人,照样是宣老爹的班底,还有宣家的两个儿子,堰河村有个七八个人。
如今基本上都跟着宣老爹去各地盖房子,宣老爹在堰河村说是一呼百应也没问题。
但这些人还是不够的,在邑伊县的柴伯父帮他们找了十几个手艺不错的泥瓦匠,二十多人一起干活,这场面普通人家都没看到过。
柴伯父跟蔡运还在修路,也是最后一批路了,估计到八九月份完工,也就能彻底休息。
来纪滦村做活的泥瓦匠们也是高高兴兴的,谁不想手里有活做啊。
而且园师左先生一看就是很懂得怎么盖房子的,说不定还能学点手艺。
只是来了这么多人,大家只好住在临时搭建的竹屋里面,这竹屋当然没有谢阁老那样的精巧,只是临时住人罢了。
好在现在天气暖和,在竹屋里面也不冷。
他们这边动工,之前定好的大批石料,大批建材陆陆续续送过来。
宣老爹还带着自己人不时看管查看,防止有些小偷小摸的。
柴力跟陈乙也负责这件事,甚至狼大狼二都在附近转悠。
可以说这一切井井有条。
只是过来运货的车夫老温老薛他们,每次过来都要感叹一下场面之大。
纪彬见建房子的事走上正轨,他在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再收拾点东西,亲自送到深花坡。
正好送种棉书过去,也能带点东西过去。
纪彬出去办事,整个纪滦村的人都习惯了,肯定是去赚钱啊,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而纪彬从假意走向邑伊县方向,见路上没人,再去深花坡方向。
这地方地广人稀,他骑着快马倒是没人发现。
怎么每次过来都偷偷摸摸的。
这次纪彬没有停留太久,种棉书的所有备份都给了谢阁老,连整理总结都不用他,毕竟有谢阁老在,他做这事都是班门弄斧。
至于把收集来的图样再画一遍统一画风?
谢阁老更是随手就来。
而且谢阁老本人也对农书很有兴趣。
怎么说呢,只是谢阁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