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万斤纪彬他们收售卖价的一成利润,还有路上的运费。

卖高了,大家一起赚钱,卖价不如其他人的两千文,那就一起赔钱。

这算是搏一搏,也是相信纪彬跟詹明定然不虚此行。

纪彬是觉得,江南的价格肯定是要比宿勤郡高的。

没办法,他们宿勤郡六十万斤的棉花是真的吃不下,毕竟这东西贵,人又穷,还是本地的东西,卖不上价正常。

可江南不同,那里不适宜种棉,有钱人还多。

简直是完美的销路。

跟江南差不多富裕的汴京却有点不一样,汴京那边是能种棉的啊,那边往北都是适合的。

所以在南方一带卖棉花是最好的选择。

纪彬他们离江南的距离还比去汴京近,所以他直接选定了那边。

詹明熟悉情况,得出来的结论跟纪彬一样。

所以两人才早早做准备。

现在也说明了,两个做的准备确实很有用。

确定好十一万斤的数量之后,纪彬詹明也要离开宿勤郡。

只是在走之前,竟然又有人找上门,直接对酒楼的人说要找纪彬。

纪彬刚一过去,就觉得这人的衣服十分眼熟。

再想想,这衣服样式跟春安城如意楼柳掌柜的衣服非常相似,果然这人开口道:“纪老板,久闻其名,老夫是宿勤郡如意楼的掌柜,这次也是初次见面。”

两人虽然没见过面,但如意楼的不少刺绣都是出自纪滦村的刺绣坊。

纪彬他们卖到春安城之后,柳掌柜再挑其中上好的刺绣送到宿勤郡这边,所以才让纪彬放开了绣,他们都吃得下。

所以两个人还通过信,见面是第一次见的。

纪彬连忙拱手,那掌柜看着纪彬,心想柳掌柜竟然没有夸大,这年轻人真的跟他说的一般可靠英俊。

要知道他家的刺绣坊刚开始是靠绣样新奇取胜,如今却是绣样漂亮,绣工也漂亮出名。

可以说一步一步走得非常踏实。

不然宿勤郡这边怎么也会买他家的刺绣。

毕竟如意楼在宿勤郡这边,也是数得上的彩帛店了。

不过他今日过来并非叙旧,直接道:“听闻纪老板最近比较忙,也没敢来打扰,也知道你事情多,所以我长话短说吧。”

如意楼掌柜把一份书信递到纪彬手里,开口道:“我们东家跟扬州布政使有些交情,这信您收好,若是在江南那边有什么事,把信拿到布政使府上,自会有人相助。”

纪彬不敢置信地看过去。

这,这是帮他上个保险?

说起布政使,也是扬州府数得上的官员。

要说在南军国中,郡府算是同级,宿勤郡跟扬州府这种名义上算一个级别。

可扬州府不管经济还是文化,都远超宿勤郡数倍,这还是近几年宿勤郡发展不错之后的数倍。

所以在扬州苏州那边的官员,是很说得上话的,很多官员的任派也很有讲究。

有些次级官员的文书,甚至可以直达天听,直接送到皇上手里。

这些先不多说,就讲布政使这个差事,基本上是管整个扬州的民政,百姓衣食住行,基本都归这边。

而如意楼背后东家给的信,竟然能让这位布政使帮忙,可见这信的重要性。

这东家的能力也是可见一斑。

纪彬自然收下,要紧的时候,这简直就是保命符。

纪彬再三感谢,这位宿勤郡如意楼掌柜也就离开了,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还是回去复命吧,也不耽误纪彬的时间。

收下信后,纪彬对此次江南之行又多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