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家三姐有事的时候在私塾帮忙,没事就去刺绣坊喝茶聊天做绣活。

而且她爹就在后面做活,引娘更是娘家人,她还是秀才娘子。

在这里的日子可比县城要松快。

以前她还以住在县城为荣,现在倒是换了个心态。

知道私塾没事,纪彬也把视线挪开,再次去他家新买的良田里看看。

他还没回来的时候,引娘就雇人开荒翻土地了,这些土地长时间没人种,肯定是要犁几遍松松土的。

雇的人都是纪滦村跟黄沟村的人。

引娘去上学之前,就把名册给纪彬了,让他随时了解情况。

纪彬这会去黄沟村看自家土地,竟然还要绕行一圈。

要知道纪滦村跟黄沟村挨着,中间只隔了一条溪流,也就是纪文山下来的山泉水。

之前只要搭几块木板就能过去,可现在看着两米宽的水流,这肯定要绕行的。

见纪彬罕见惊讶,一起走过来的包达跟柴力道:“之前是冬天,水当然很小,现在都三月份春天了,有这样的水流不奇怪。”

纪彬反应过来,是了,估计等到夏天的时候,这条水流会更宽。

毕竟潮涨潮落这种,跟季节也有关系。

等等夏天一到,多下几场雨,这里的水会更宽。

最近事多,他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等绕了两刻钟,才找到一个浮桥走过去。

明明是相连的土地,相连的村庄,竟然要绕这么久。

长时间这样可不太好。

纪彬终于知道,两个村子这么近,为什么交流却不多了,现在浮桥还能用,等到夏天水流急水流大,那就用不成了。

大自然还真神奇。

纪彬想到邑伊县城北那个浮桥改成木桥,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

若是可以,用木桥将他这两块土地连接到一起,以后才方便啊。

毕竟这块上好的良田非常重要。

是他花一千零四十两买来的。

没错,就是这个价格。

明明这里只有四百亩,却比水那边的一千二百亩地还要贵十倍。

没办法,谁让一边是良田,另一边是草都不怎么长的沙石地。

价格相差就是这么离谱。

当时还是引娘办的手续给的钱,纪彬回来之后,她忍不住心疼好久。

纪彬看她心疼银子的小模样快笑死了,直接把口袋所有钱都给她,让她心里缓缓。

现在看来,要建个连接两块土地的桥,还是要从引娘那拿钱啊。

又能看她心疼的模样了。

还挺好玩。

水源北边的良田一望无际,看着土层跟土质都很好,里面还有被翻出来的草根,现在雇了不少人在捡这些杂草,免得再生长出来。

但这一块面积实在太大,估计还要半个月才能全部翻好。

纪彬一来,不少人都在打招呼,就连纪堂叔都在用牛在犁地,估计也是被雇过来的。

说起来纪堂叔买这个牛还真有用,不仅能送孩子们上学赚钱,还能给纪彬犁地,应该快把黄牛的钱都赚回来了吧?

纪彬也冲他们招招手,一望无际的土地,这里简直是天堂啊。

等到棉花种上去,那更好了。

纪彬跟包达,柴力说着话,从旁边来了个老农,纪彬看了看他,笑着道:“您就是黄老伯吧。”

这位黄老伯连连点头:“是啊,多谢东家看得起,雇我来管这里,翻地确实是个精细活。别看只是松土,但土都松不好,庄稼也是种不好的。”

黄老农是黄沟村的人,他种田一向好,引娘雇人的时候他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