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这三姐夫拉不下面子,还能去衙门挑个杂流的差事做,杂流也就是不入官职,属于知县私雇的人手。
也相当于之前的差役。
若是考中那就一步登天,至少做个小地方知县,跟王知县差不多,考不中就是杂流,所以万秀才有些接受不了。
可这一入冬,再接受不了,也要穿衣吃饭。
他家母亲也爱拿秀才亲娘的架势,不爱做活,他爹又久病在床。
以万秀才每月那点俸粮,也仅仅是糊口罢了。
去年上半年他还接些写字写信的活,可到下半年则在家埋头苦读,
从那时起,家里大小钱都是引娘三姐出。
还是那句话,再怎么样,都要穿衣吃饭,万秀才就算再不情愿也还算个男人,跟三姐商量,能不能到纪彬这里做活。
等纪彬问完,万秀才叹口气:“学那么些东西又有什么用,死读书罢了。”
说完,纪彬竟然觉得这三姐夫还有点意思,虽然平日里确实有些清高吧,但这会倒是说了句实话。
此时纪彬心里一动,以万秀才的能力,虽说考不上举人。
但还有一件事可以做啊。
“可杂货店事情太过琐碎,若是在这里做事,怕是不方便读书了。”纪彬真诚道,“你看着店面,客人繁多,前后都要招待。若还想科举,这里不是好去处。”
纪彬话里的真诚,三姐跟三姐夫都听出来了。
这话说的也没错。
若是还想科考,这里确实不太行。
毕竟南来北往的客人那样大,大事杂事都要他们负责。
其实在这个年代,想要科考做官并非异想天开,有想法是好事,而且万姐夫今年三十三,科考上四十多中举的大有人在。
只要中举,那就是改变家族命运的时候。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在古代科举中可是常事。
所以万家一族也时常接济万秀才一家。
三姐夫有些犹豫,他既想照顾家人,又想好好读书,实在是左右为难。
这会竟然下意识看向比他年龄小十几岁的纪彬,仿佛眼前这个少年能有什么好想法。
之前没见过纪彬的时候,总觉得他就是个小货郎。
可上次见到后,倒是觉得他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但又不是那样优柔寡断的个性。
竟然,竟然隐隐有丝钦佩。
这杂货店若不是纪彬开的,他决计是不会过来做杂事的。
纪彬微微一笑,开口道:“我倒有个想法,不知道三姐夫愿不愿意听。”
“我有意寻明年开春之时,在纪滦村办所私塾,只做幼童启蒙,教导约莫六到十岁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若是请三姐夫去当夫子,不知失不失礼。”
这,这有什么失礼的?!
万秀才恨不得立刻就答应。
做夫子的可太体面了,多少做官不成的秀才举人,最后都是当了夫子。
而且还有闲暇的时间读书。
只是他一无关系二无门路,县城的私塾也不会请他。
现在纪彬却给机会让他当夫子?!
给孩子们启蒙,这是好事啊。
纪彬见万秀才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成了。
办私塾的事并非一拍脑袋的想法。
而是纪滦村实际要做的事。
因为纪滦村要去荆高庄的学生太多,那边已经不收了。
可村里想让孩子上学的家长却越来越多,而且因为这些事,跟上学的家长们隐隐分为两派。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他的两个作坊可都在村子里。
但盖私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