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已经让人非常不适。
跟纪彬猜想得没错,李老二店铺里的人,就是掌握着定价权。
可货郎们可选择的余地又不多。
主要原因有两点,李老二这里的东西,基本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下面庄子村子里农户们做的东西,比如他买到的绣花针就是如此。
另一个地方则是上面的春安城。
他们所在的邑伊县,属于南军国,宿勤郡,春安城,邑伊县。
中间有条长长的官道,李老二店铺里面的玩具乐器,脂粉服饰,还有瓷器算盘等等,都是从春安城或者宿勤郡进的。
而且整个邑伊县就他们一家有货。
这两个原因也就让货郎们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什么腰带头巾还好说,农家人还能做,但脂粉瓷器这种,必须要经过李老二店铺。
所以他们能肆无忌惮地涨价。
更别说这李老二店里的几个伙计小厮,看着就比其他人壮,谁敢在他地盘上惹事。
纪彬并未说话,可店里群情激奋,不少货郎干脆扭头就走,不买就不买,大不了不卖这些东西。
但他们走街串巷,讲究的就是货品齐全。
若是让买家这次失望了,下次你去村里,人家也不过来看啊。
可李老二他们店里的人,一副你爱买不买,不买滚蛋的样子。
世上还有这样做生意的。
不买的人走了,留下来的货郎们只好苦哈哈的进货。
可这次出的银钱多了,拿到手里的东西却少了。
谁不叹气呢。
纪彬沉思片刻,随意买了几样要紧的东西,东西果然涨价了,普遍涨了二到三文。
看似不多,可货郎跟买家都要多出钱。
多的钱自然是李老二店铺自己拿着。
旁边的包达也买了点,也不如之前购的齐全,这种厉害的货郎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普通货郎了。
纪彬刚交了钱,就听那小厮道:“这不是纪货郎吗,在我们这赚了不少钱吧?听说你家都盖房子,厉害啊。”
纪彬淡淡道:“承蒙亲戚们照应罢了。”
他家的事,这个李老二店铺知道的也太清楚,明显不对劲。
这店铺到底什么来头?
纪彬心里疑惑,抬起货郎架快步出门,正好赶上要走的包达。
那包达脚步快且稳,若不是纪彬最近一段时间锻炼的不错,估计都要追不上了。
纪彬忙到:“包兄!且等一等!”
那包达回头,见纪彬跟上过来,疑惑道:“你做什么?”
平日里包达沉默得很,跟平常货郎不太一样。
其他货郎能说会笑,到哪都热热闹闹的,只有他足够沉默。
纪彬客气道:“早知道您做货郎生意久,有些事想请教一二。”
听到这个问题,包达直接道:“没兴趣!不要问我!”
不知为何,这包达戒心很重。
纪彬只好摸摸鼻子,不再说话。
两人都要出城,恰好同路,这路上也尴尬的很。
还好旁边还有个货郎跟纪彬笑道:“包达就这个脾气,他可是个好人。”
纪彬看向他,这货郎笑意盈盈,看着就喜庆:“我叫洪玉海,你呢?”
“纪彬。”
两人相谈甚欢,包达也只是在旁边听听并不搭话。
洪玉海倒是善谈的很,什么俚语信手拈来,跟他说话确实比较有意思。
纪彬问出自己的疑惑:“其实我有一事不解,这李老二是什么来头?为何整个邑伊县只有他一个人能去春安城进货?”
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