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高有好处,那就是可以少酿酒,连路费都会更便宜。

但要是被上头盯上,就不太好了吧。

纪彬脑子里忽然闪过山清公子的面容,他直接拍板决定:“跟黄米酒一个价格。”

黄米酒一斤成本八文左右,卖价200文。

黄桂稠酒已经成本一百左右,卖价也是200文。

其实后续的成本还会下降,因为这些酒坛可以回收利用的,连现代的酒瓶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古代了。

到时候成本又会下降一部分。

所以纪彬不打算把价格设的太离谱,宁愿少赚点,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当然了,直接赚一半的价格,也算不上少赚吧?

更别说按一个月一千斤出货量来说,黄桂稠酒一个月就能净赚五十两。

可能看多了很多数字,觉得五十两不多。

但一个乡下作坊,一个月钱能有200文就不错的县城里。

这五十两,是周账房四十年的月钱。

再说了,以纪彬的定价,一个月不可能只买一千斤的酒。

他对自家酒可太有信心了。

就黄桂稠酒这种会让你不由自主一杯接一杯的酒,可太好卖了。

算完价格,两人都松口气。

这不算账不知道,现在才知道,他们做的是多暴利的买卖。

最后成品也定下来了。

两斤装的黄米酒,还是原价400文。

一斤装的黄桂稠酒,定价是200文。

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成本,一样的价格。

他简直是良心商家好吧!

然后是酒坊十二个工人的月钱,这个就看里长自己定了。

左右一月不会超过一钱。

里长原本连自家五六个人的月钱都不打算给,毕竟自己会在内部分成。

可纪彬却说,分成另说,他们在酒坊做工,还是给月钱吧,至于他们内部如何,跟自己就没关系了。

这种地方,人工可太便宜了。

而且这个月钱还有人抢着来做,也不是里长跟纪彬欺负人。

不过纪彬却算着,估计再过几个月,这十二个人估计会不够用。

毕竟出去采买粮食的,酿酒的,以后货多了,还要跟车的,全都是人手。

当然了,那是以后的事,暂且不提。

反正酒坊走入正轨,纪彬一个月至少能分五十两银子。

黄米酒的一千斤,再加上黄桂稠酒的一千斤,这是稳稳地分红。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不用管了啊。

前期忙这么久,总算有收获啊。

两人算好价格,月亮都挂天上了,好月亮,也是好日子。

第二天纪彬醒过来,只觉得神清气爽,之前因为酒坛的变故让他焦头烂额几天。

可昨天算了利润之后,现在什么烦恼都没了。

引娘罕见地早起,招呼人做早点,准备给贵客们送去。

她原本想留在家中帮忙,纪彬却道:“他们是贵客不假,但也没你上学重要。”

引娘有些奇怪,她以为自家要待那些人很好啊。

纪彬见她不懂,笑着催着她上学:“以后这样的贵客多着呢,没必要个个如此。”

他对平老板们的态度确实不错,可再不错,有自家人重要吗?

好好上学,比什么都强。

他怎么就快成老父亲心态了。

引娘现在已经学会骑马了,利落翻身上马,背上自己小包,穿了件刺了锦绣的披风,扭头对纪彬道:“纪大哥,那我上学了。”

“嗯,快去吧。”纪彬朝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