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叔叔边豪边说,“开河鱼!这个季节的开河鱼,它值钱啊它斤五十多,拢共五万块,我可咋办啊!”

开河鱼。

也许别人不知道,但陈默还真就知道这玩意儿。

第130章 高速意外,错的是世界!

陈默以前去过QS县,那地方有条河属于黄河的分支,但QS县海拔很高,地势平坦,所以河流来到曲水后逐渐变得平静起来,这条河被命名为QS县城也是因此得名。

每年入冬之后,曲水就会结上厚厚的冰,冻的结结实实,这些冰要到来年的五月份才能彻底消融开来。

有人戏称曲水这个县城,每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春季,夏天最高气温也绝不超过二十五度,真是避暑胜地。

于是,这里边儿就有个特有意思的事儿现行的规定是,黄河禁渔期在每年的4月初到7月底,可曲水要到5月才能消融,再加上QS县修建了大型水库,于是这条河就不在禁渔范围之内!

所以每年破冰之后,当地人就会开始用合法合规的方式捕鱼,而这个时候的鱼是最值钱的。

有这么个说法,鲤鱼入了冬等水结冰后开始冬眠,整个冬季安而不动,净化五脏,排解体表,

储存营养。

等到开河之后捕捞而出,经历了冬眠的变化鲤鱼增加了肉鲜美和纯净,鱼的风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鲜。

而它本身就是黄河鲤鱼流入曲水的一部分,加上开河的特性,市面上五十块钱一斤基本上有价无市。

这种鱼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为明显特征,送到高档饭店后一斤卖出二百是常有的事儿。

陈默怎么知道的?当年跟著姜飞在曲水考察项目,乙方请客吃过.当时上了条斤的开河鱼,乙方对这条鱼大吹特吹,于是陈默也就有了印象。

如果真是开河鱼的话,别说,这一车还真就价值不菲,鱼要是死半道了司机肯定得负一定的责任,也难怪大叔豪陶大哭,他自己运费估计连十分之一都挣不到。

“可制度就是制度,咱们的工作人员也是没有办法,大叔咱现在就是说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能补救一下?”民警思考问题的角度跟大叔不同。

事已至此,只能想办法采取补救措施,就算不能完全补救,起码降低损失也是好的。

而且这事儿也赖不著人家工作人员,小姑娘一个月挣四千的,领导就安排她这么干,她也没招儿。

“补救?”大叔情绪还是很激动,但明显处于绝望的境界,“没法补救了.现在修冷冻机也来不及了。”

六月的正午,阳光歹毒,车厢内的温度很快就会上升。

陈默听完,也觉得这事儿确实没啥办法。

如果有保险就好了,遇到这种事估计保险公司还能赔一部分,但看这位老叔叔的样子,不像是有保险的。

人啊,就怕冲动。

陈默无奈的叹了口气,如果当时这位老叔叔后退一步,选择把车先停到路边起码车厢内的温度是很低,这时候请人来修冷冻机,修好之后再出收费站,没准儿这事儿还能补救,

但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老叔叔赖在这里,明显是想看能不能从收费站这里讨点好处补贴一下,反正陈默觉得够呛。

“大叔,事已至此您也别丧著了。”陈默想给他根烟,可惜没有,只好说道,“要不我先跟您买一条?这东西市价五十,我出六十。”

大叔抬头懵逼的看了眼陈默,感觉对方像是在戏耍自己,扭头不做理会。

陈默见车头与车厢中间别著一个捞鱼网,反正自己也是准备出了收费站就找地方停车吃饭的,

午餐加条鱼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