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辘辘拐弯,正面映着落日,她被刺得眯起了眼睛。脸浴在夕阳里,仿照小村姑用青布扎着包头,把柔媚的鹅子脸包成了白白的一团,泛着点浅金,倒像焙过的白皮点心,刷了清油的。尽管正蹙着眉,忧心忡忡,看着仍非常香甜好吃。
李延琮虽回过了身,眼梢却在她脸上多停留了一会儿,也许是饿得太久的缘故。
【1】正常时期的物价大致参考《红楼梦》,七十二回里凤姐提到“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贾琏提出可以多押一点,被王熙凤否决了。所以如果不是急等着用钱,一个金项圈大概可以押200-300两银子。小银带出来都是老裴给她的顶级货,算上灾年折价,我大概把它定在了千两左右。
明清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500斤大米,文献记录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米、麦价格最高时涨了十倍,按照这个计算,一两银子可以买50斤大米。
小银和祁狗逃难路上肯定过得很艰苦,但他们也是有一定的启动资金的哈哈哈
(不能否认祁狗现在就是个靠女人养的穷鬼)
后面会交代祁狗在封地是有私藏的钱粮和盔甲,先去了山东是为了避避风头,躲开追捕,顺便给自己造造势hhhh
东风渐(二)<银瓶春(奶酥)|PO18臉紅心跳
来源网址:/books/726253/articles/8667040
东风渐(二)
内阁里当然没有糊涂人,却尽有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裴容廷等在文渊阁东官舍廊下,里头首辅冯鄢正会晤工部右侍郎。朝堂行走的文武大臣常年执笏,久而久之习惯了掖着手站着,他没这些小毛病,规规矩矩伫立,等右侍郎出来到了廊下,才与他叉手见礼,又被小内监引着提袍进了门内。
首辅在里间小书房。外头天阴,高深的堂屋更昏沉,仿古的铜鹤连枝灯一人多高,灯光朦胧着映亮了满室浮尘,空气中有腐朽的衣裳和老人的气味。
冯首辅年不过六十,头发倒已经全白了。他把自己铺排在楠木黑漆书案后的太师椅上,叫人看茶,裴容廷拱手让过了,直奔主旨:“前些时学生归京,眼见沿途荒灾,起拟了一份备陈饥涝疏递进大内,久久不见批复。学生才问过西舍的编修,却说这封奏疏被元翁扣留,并未呈进御览,故而来请教元翁,不知是哪里出了纰漏。”
“坐,坐。啊,那奏疏我看了。”冯首辅清了清嗓子,发出“啃”“啃”不大自在的声音,“次辅忧民之心自然是好的,只是……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裴容廷白璧的脸上有一闪而过的疑惑,却很快收敛了眉目,“如今饥馑遍地,民不聊生,赈济之事迫在眉睫。仅学生一路所见,人食草根,食树皮,食土,只怕就要食人。户口凋敝,饿殍枕藉,一日饿毙何止数千。学生在济宁府时曾差人走访,当地水利失修,虽设义仓以备荒赈,一方面早年借贷,逾期不还,另一面监守自盗,弄虚作假之事,也是十有八九”
“方才我招工部侍郎来,是为了商讨修筑辽东古城一事。”
冯首辅忽然开口,裴容廷顿住,眼中震了一震。
“辽东?”
“辽东。”冯首辅借着吃茶,反复斟酌,谨慎道,“皇爷今日召我入宫,特为授意,最快下月,慢也不过八月,赶在出暑之前渡辽水,收故地。这时候谏言赈济,岂不是成心叫他老人家难堪。”
裴容廷不可置信,“可大荒年岁,何以”
话才出口,便被冯首辅挡了回去,“今年的饥荒本以雪灾而起,高句丽地处辽东以北,灾情比中原更深。高丽为中国之患久矣,如今百年奇灾,正是突袭的好机会,圣上英明神武,自然不容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