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别样风情在其中,但听得弦乐弹拨,手鼓震环,节奏欢快轻松行云流水,演奏到了高兴处旁人纷纷应和,或唱或跳,便是天生的歌者,舞者,气氛热烈无比。

这样的气氛到了最高处时,忽地从人群中窜出来一个小丫头片子,十岁左右的年纪,啪嗒啪嗒跑到了这边,大约是提早判断过了谁比较好欺负,怯怯的瞄了练儿一眼,却一把捉住我拉了起来,拖到人群中心,就开开心心的说了一连串叽里咕噜的话。

她说的很大声,再大声我却也听不懂话里是什么意思,正值微笑茫然之际,不远处与当地人聊得火热的向导却插话进来,大笑着嚷嚷道:“小丫头想让您唱首歌,或者跳个舞,尊贵的客人,这宾主尽欢的时刻,您忍心拒绝她么?她会以为客人心里不高兴的呢。”

他这嚷嚷,周围就是一片起哄声,连铁老爷子竟也混在其中鼓噪,我夹在中间被闹的没办法,明白不献丑是没法下台了,也觉得自己怎么也不该怯这个阵吧,想了一想,被现场的器乐伴奏触动了记忆,就清了清嗓子,顺口唱起了一首传唱度颇高的新疆民歌

阿拉木罕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阿拉木罕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

她的眉毛像弯月,她的腰身像绵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

阿拉木罕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阿拉木罕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

词曲其实也就只记了个大概,好在这首歌旋律简洁短小,歌词反反复复,记不清的地方就顺口胡诌带过,倒是轻松容易没什么难度,关键是和此时乐器非常搭调,虽然用了当地人听不懂的汉语,但一气唱完后,周围反响还是很好,甚至掀起了一阵比刚刚更大的喧哗鼓噪声。

对这种直接到有些过了的热情不太吃得消,可鉴于客人身份,自己还是得微笑着连连点头应付,目光下意识的寻找起一个人来,却讶然发现她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

这一下再没空去做什么敷衍应酬,我婉拒了向导再来一首的邀请,摆脱人群挤到铁老爷子身边,他正端了酒碗,摇摇晃晃的从练儿那个方向折返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