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2 / 2)

扎。”

姚雀朝他一挑下巴,“谢了啊。”

说起这鸡『毛』掸子,是曼丽一个手艺呢。

这掸子啊,是被吸尘器挤出历史舞台的,过去家家户户都置备掸子。

掸子有好多种,最常见的就这种鸡『毛』掸子,好用又好看,『插』在掸瓶上算是家中一道风景。由于鸡『毛』掸子非常普及,大江南北随处可见,所以有关鸡『毛』掸子的俏皮话就多,比如电线杆上绑鸡『毛』掸胆子不小掸子没『毛』光棍一条。

攒鸡『毛』凑掸子的俚语是过去勤俭持家的精髓,后来社会含义有些走偏了。鸡『毛』掸子虽然多数是鸡『毛』做的,但鸡身上的『毛』仅脖颈上的『毛』可用,攒上一把漂亮的掸子怎么也得上百只公鸡的翎『毛』呢。过去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用糖豆换鸡『毛』,就是集一家一户过年过节过寿日宰鸡拔下的翎羽,最终绑成一把漂亮无比的掸子。

鸡『毛』掸子多是黑红两『色』,『色』深禁脏,白鸡『毛』掸子中看不中用,时间长了落土难看。曼丽小时候天天看小姨拿一把掸子掸这掸那,然后去阳台使劲抖抖,让灰尘在空中飘散。小时候她爱动脑筋呢,很奇怪为什么鸡『毛』能吸附灰尘,其他东西都不好使?稍后自己翻书看,原来这掸子历史非常久远,夏朝君主姒少康发明的,他看到受伤的野鸡拖行后,身后灰尘干净,于是受启发渐渐发明了这掸子,按这个逻辑,最初的掸子很可能是把死鸡剥皮绑在棍子上而已。

曼丽头发盘好,极有兴致地接过正阳手里的活儿继续干,边走到小沙发坐着,低头很认真绑着,

这是她的乐趣,正阳晓得,就弯腰两手放膝盖上撑着边看着边小声说,“我已经跟酸梅联系好了,一会儿我们先给她把掸子送去国贸门口。”

“她又去**了,”曼丽也没抬头。

“她说去买指甲油。”

曼丽笑,“那个颜『色』一点不好看……”

正阳也笑着,一直就这么个姿势看她绑。

姚雀翻看了她桌上的值班本后,“师父,六床那位娇小姐总闹,占着床位我看她是来疗养的,赶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