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2 / 2)

说起来,宫里的孩子都爱玩沙包,

曼丽初入鹤蘅宫时,就发现好多精美的沙包,纯手工刺绣,明黄、大红为主,上头鹤与龟的造型最多……后来听照照说,年少的梅静群爱玩儿沙包,领袖为了讨她开心,宫里还曾专门成立“沙包工艺坊”“沙包游戏组”……

曼丽对沙包也不陌生,

她运动细胞并不发达,但是少时小姨却坚持让她和小伙伴们玩沙包,

有一种攻擂式的玩法,守擂者奋力将沙包用脚面踢远,攻擂者将沙包掷回,以获得积分。将一个沙包踢远,除去力量与技巧之外,很重要是沙包的质量。沙包要鼓,太瘪轻飘不行分量要适中,太重会踢得脚面生疼,也影响距离所以沙包里不能装沙,沙子过重,也伤沙包,使不了几天就会磨破。曼丽的沙包都是小姨亲手缝制,塞满了红豆或绿豆,这两种常食的豆类特适合做沙包,不轻不重,不伤布料,经久耐用。

除了攻擂玩法儿,丢沙包就是跳格子之类的游戏了,对抗『性』没打沙包那么强。在地上画一个双翅膀飞机似的格子,依次占领,一副打到国外去的劲头。

曼丽边缝制边回味年少时,

那时候,沙包最重要的记忆还有沙包可以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情窦初开时,喜欢哪个女孩子,男孩子们玩游戏时就朝哪个女孩子掷去,越喜欢就扔得越起劲,把女孩子打哭了才高兴。直到现在,男孩子们可能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在那个无欲则刚的年代,男人们表达情感只能通过这么一个隐晦的方式,也不知道那时的女孩或今天已成为婆婆的女人们知道不……

曼丽笑笑,那时候她胖糯胖糯的,挨打是有的,可,真没这般“情感表达”的内涵在里头,男孩子们眼里从来不会有她……

正做着起劲儿呢,

姚雀和元西过来了,

今儿元西跟着姚雀补习英语,姚雀带他去吃了新开的一家饺子馆,结果味道真不错,没忘师父,这不给她送饺子来了。

第231章

看见她做沙包都挺稀奇,特别是曼丽的针线活真不赖,沙包各个儿跟饱满的小粽子似的,很可爱。

姚雀也坐下来捻了针线缝,这都是拿柳叶刀的,手上的缝补技术都是基本功。边缝边跟师父唠,“做这么多给小朋友玩儿的呀。”

曼丽笑着,“明儿送去福利院,给那儿的小朋友玩儿。”

他师父心善人慈,义诊的事儿不少,说去福利院也不稀奇,“好呢,我明天也去,还需要什么,一块儿捎上。”

曼丽想多一个人出份力也不是啥坏事,“那好,明天我就不开车了,你来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