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氏白了丈夫一眼:“亏你还是亲爹,怎么就不知道心疼闺女呢,你瞧瞧闺女那为难的样儿,还问啥啊,不定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呢,不然能一见面就哭的那么伤心,你再问,闺女不更难过了。”

玉秀才:“那照你这么说就不问了,外头那些又是婆子丫头又是小厮的,瞧着可不像寻常人家使唤的,这怎么忽然都跟着皎娘家来了,咱不问就这么糊涂着?”

尹氏:“谁说不问了,我是说别问女儿,免得她伤心。”

玉秀才:“那问谁?”

尹氏:“问那位韩妈妈,那妈妈瞧着就是个稳妥靠得住的,问她不是一样。”

玉秀才:“那你去问。”

尹氏没好气的道:“自然是我问,难道还指望你不成。”撂下话便出了屋,韩妈妈正在院子里站着,尹氏忽觉或许这位韩妈妈正等着自己问呢。

尹氏客气的把韩妈妈让进屋里方道:“瞧着妈妈是个爽利人,我也就不客气了,有些事还得问问清楚,这倒是怎么一回事?”

韩妈妈虽不比李顺儿舌灿莲花的能说,却也极有条理,怎么来怎么去,说的清楚明白。

大约韩妈妈这人瞧着就让人信服,即便这事儿听起来有些奇,两口子也并未怀疑,只是一听潘复竟然以无子为由写下和离书,玉秀才勃然大怒,却到底是读书人,便气到极处也不会真的口出恶言,只是连着骂了几句无耻之徒,无耻之徒罢了。

尹氏却抓住了重点:“妈妈是说你们都是那位梁六爷的人?”

第124章 到是什么心思

韩妈妈本也未想隐瞒, 便道了声:“是。”

她这般利落的应下,尹氏反倒不好再往下问了,若会错了意岂非要闹大笑话, 要知道这种事可干系自己女儿的名声, 也莫怪尹氏有此顾虑,别说这位韩妈妈跟那叫李顺儿的管事,便是那些小子丫头, 瞧着也不像寻常人家能使唤的下人。

不过,自家这小院以往瞧着真不算小,尤其皎娘出了门子,开春冬郎又去京里进学之后, 家里就剩下他们老两口,出来进去的还觉有些空旷呢,今儿一下子来了这么些人, 竟有些挤了。

尹氏略斟酌了下方道:“你们家六爷当真是个热心人, 还劳烦妈妈跟这几位辛苦走这一趟, 也不知怎么谢您几位才好。”

李顺儿忙道:“您老这话可要折煞奴才了, 这都是奴才们的本份。”

尹氏待要说什么 , 韩妈妈先一步道:“瞧这天有些阴上来了,怕要落雨,要不先把这些箱子抬屋里去,里头都是大娘子惯常用的东西, 抬进去也好安置, 使唤起来也能方便些。”

尹氏刚就瞧见这两个大箱子,还想着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怎抬院里来了, 如今听韩妈妈一说, 竟是皎娘的东西,不免愕然:“你说啥,这箱子是皎娘的?怎么可能,她哪里来的这么多东西?”

韩妈妈指了指前头一个箱子道:“这一箱子是大娘子平素里穿的衣裳鞋子,后面那箱子是妆匣首饰跟一些零碎东西,都是日常使的,因大娘子这次回来的匆忙,不及仔细收拾,只带了几样常用的,不过您老也不用担心,六爷一早便吩咐下了,若缺了什么遣人回去取来便是。”

尹氏听的愈发迷糊:“妈妈是说你们要留下?”

韩妈妈:“李顺儿是府里的管事,府里一些杂事多离不得他,那几个小子在这儿也不方便,过会儿便跟他回去了,只老奴跟两个丫头留下伺候大娘子。”

尹氏一听李顺儿几个一会儿就走,刚放了心却又听韩妈妈说她跟两个丫头留下,忙道:“这些日子亏得妈妈跟这两位姑娘照应我家皎娘了,如今既然家来了,哪里还能劳动您几位。”

韩妈妈:“您老可不用客气,这是六爷的吩咐,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