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原因?”
皎娘苦笑一声反问他:“知或不知,可有区别吗?”
南楼月愣了一下,是了,知或不知,结果都一样,那人筹谋经年,断不会舍弃这样得之不易的筹码,更何况就算身在局中的南楼月也不明白,那人如此费尽心机的筹谋,到底要做什么?
外面赶车的阿宝,把头上的斗笠略往上抬了抬,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城门,嘿嘿笑了两声,他且不管什么谋划不谋划,他就知道,今日的姑苏城里的那位李大总管怕是不会消停了。
李顺儿的确不消停,他在姑苏城转了三天,这三天里把姑苏城大大小小的绣坊都查了个遍,也没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李顺儿再一次觉着,六爷是思念玉娘子太甚入了情魔,想这天下之大,绣娘千千万,绣工相似些也不算稀奇,更何况,六爷这把江南都翻了个过子来,不也没找见人吗,说起来五年前在燕州府人就没了,这要是在江南找见才是活见鬼,可六爷哪儿没发话,自己这差事交不了,难道一直在江南不成。
正想着怎么交待差事,却见侍卫手里拿着个匣子从外面走了进来:“李头儿,刚门房的人说,有人送了这个来,指名是给李头儿您的。”
李顺儿愣了愣:“谁送来的?”
侍卫摇头:“门房是个生脸儿的小子,其余的什么也没说,只说李管事您一瞧这匣子里的东西就明白了。”
李顺儿微微蹙眉,这事儿可蹊跷,虽说这园子是六爷数年前置下的别院,可知道人却不多,便前次六爷下江南寻人,也没在这园子落脚,自己是昨儿琢磨过些日子京里那边得了空,说不得六爷还会来南边,才这边瞧瞧,想着让人底细收拾齐整,若六爷再来姑苏,也免得再住旁处了。
这园子少有人知,自己又是昨儿临时起意过来的,今儿一早上便有人指名道姓的送了东西过来,这足以说明,这院子的底细,六爷的身份,以及自己这三日来在姑苏城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下面看着呢,而自己身边这么多侍卫好手,却并未察觉,可见这暗处之人绝非泛泛之辈。
想到自己在这儿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李顺儿顿时冷汗直冒,却也明白,若这暗处之人心存歹意,自己这会儿估摸尸首都凉透了 , 既不是想弄死自己,如此大费周章便是别有所图了,而这匣子里的物件大约就是答案。
想到此,李顺儿急忙把匣子打开,匣子一开,看清了里面的东西,李顺儿忽觉脑袋嗡一下,人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把抓住那侍卫:“送东西的人呢?”
李顺儿身为侯府大总管,又是六爷跟前儿最得用之人,平日里可都是四平八稳的,颇有几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势,怎么今儿这一个小匣子就把李大总管整炸毛了,侍卫心知出了事,忙道:“没见着人,一早送到门房来就走了。”
李顺儿气急败坏的道:“叫门房过来。”
不大会儿功夫儿门房进来,见李总管一张脸黑的跟锅底似的,问话的语气冷刀子一般,吓得两条腿直打颤儿,话也说的磕磕巴巴:“这,这匣子一早就送来了,是,是个,个十四五的小子,生的挺好看的,说话的声儿更好听。”
十四五?生的好看?说话声好听?听着门房的话,旁边的侍卫忍不住道:“这听着怎么有些像那天在街上无理取闹的小子呢。”
李顺儿悚然一惊:“去查查那小子的底细。”
侍卫应着去了,若不是暗访,以侯府侍卫的名头,在这姑苏城里查个人实在轻而易举,不到盏茶的功夫,侍卫便回来了,一进屋便道:“李头儿,这事儿可不对头啊,我就说怎么瞧着那小子有些面善呢,竟真是见过的,李头儿可还记得五年前在燕州府,咱们六爷从倚泓楼弄来的那个头牌红倌人吗。”
李顺儿,眼皮跳了几跳:“你说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