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退了,年初刚办的。”

“那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京都?”徐进端试探地问。

“你确定留在京都?”

徐进端点头:“嗯,分配在301,以后估计都会在那了。”

梁重九沉思了会儿道:“我和你一起,不过这处房子我想过户给光辉。衡山路那栋小洋楼就留给你,以后你回来也有地方住。”

与其说张光辉是梁重九的学生,还不如说是他收的干儿子。

梁重九一直没和徐进端说起过张光辉的来历,但这么多年下来,徐进端再迟钝也能看出点什么了,何况他还有系统这个帮手。

张光辉的父母早年在战乱中被小日子的炸弹给炸死了,当时他才3岁。是梁重九收留了他。

其实,说是梁重九收留还不如说梁重九在梁秀秀的哀求下收留了他。

自此,供他上学、读书。

张光辉也争气在梁重九的资助下,考上了交大,成了他真正的学生。

尤其是在起风初期,梁重九的很多学生纷纷和梁重九拉开距离,断绝关系,唯独张光辉挺了下来。

而张光辉坚持的理由也很阳谋:

张家八代贫农,他如果不顾养育他长大的人,那岂不是白眼狼。

何况,梁重九本身没错,错的只是在他年轻时上的是私塾。可学知识有错吗?

第52章

那些激进分子也不是没和他怼过,可人家拿出红宝书正面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也确实是富有的是梁家而并不是梁重九。

要说当时,梁重九在别人争相出国求学时,他怎么说来着:“钱都让旁系带走了,我没钱。”

要徐进端说,这就是老狐狸狡猾的地方。

之后,考上京都大学的女儿梁秀秀不知怎么就认识了徐德彪,说是一定要嫁给他,这才有了徐进端。

然,梁秀秀却不知道徐德彪早就伺机寻找机会了。

只是开始的目标并非梁秀秀而已。

梁重九见徐进端没说话,以为他不乐意,正准备再说些什么时,徐进端收回思绪:

“爷爷,张叔这么多年对你我如何,我都知道。在我心里也是把他当舅舅的。这些事儿,你做主就成。不过,舅舅都快50的人了,为啥还不结婚呢?”

徐进端问这话是存着小心思的。

梁重九苦笑:“早些年,谁敢嫁给他,这些年他又老了,更没人愿意嫁他了。”

徐进端笑道:“爷爷,你这么说舅舅真的好么!好歹,人家现在也是教授呢!”

&

在魔都打包行李花了一周,一周后,徐进端带着老爷子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火车刚进站就看到站台上的一抹高大魁梧的绿色身影,不是许援朝又是谁。

果然,都快30的人了,还没个正形,这不刚透过车窗看见他,就在那挥手,搞得800年没见似的。

其实吧,两年前许援朝去西边边境操练前,两人见过一面。

他就没想明白都30岁的人了,是如何保持年少时的热情的。

可,显然老爷子是喜欢这种热情的男孩的。

没看见一下车就直奔许援朝而去了么,行李?那都是徐进端的事儿!

要说,这几年许援朝进步最快的是啥,那就是厨艺。

就算是徐进端也没想到,他在山城每天在实验室、图书馆、写论文间忙碌,许援朝却总是利用每月休假的两天去他小院练习厨艺。

不说别的菜,就说那盐水鸭、鸭血豆腐都堪称大师级厨师水平了。

至少就挺合梁重九口味的。

席间,许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