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还在唠叨着原主父母,门口就传来了唐父的声音:“爸,是不是小七又不靠谱了?”
得!背锅的永远是原主。
“关小七什么事儿,他都要下乡了,你们做爹妈的就一点都不关心的吗?”
“嗐,男孩子大了总是要离家的,能有什么可担心的!”唐父看了眼拎着皮箱上楼的徐进端的背影道。
唐老爷子没好气道:“你还记得你儿子今年几岁吗?”
唐父暗暗算了算不确定道:“16、7岁了吧!我像他这么大时,都已经扛着羌打鬼子了。也没见你有多担心我。”
“那能一样吗?你儿子还没满15周岁呢!”
“长长不就大了。”
“行了,快拿点钱出来,让你儿子可以买下乡必须的日用品去。”
“嗐,不就是钱嘛!老子养儿子天经地义啊,我一会儿就给,五百块够不?都够娶媳妇的了吧?”
“别贫了,快去!”
这天,徐进端不仅收到了唐父给的500块,还收到唐母给的600块钱和不老少的全国粮票。
果然女人总是比男人要靠谱些:“小七,妈只能换到这么多全国粮票了,你先用着。听你爷爷说你买了锅是打算自个儿开伙吗?”
徐进端点头:“嗯。”
唐母:“那也好。妈跟你说,当你只剩3、50斤粮食时,记得给我打电话,我给你去弄粮票。千万别饿着自己,否则白瞎你奶把你养这么漂亮了,听到没?”
“嗯!”你要不说后半句,我会真心感激你哒!
“明天我再给你多弄点药备着,出门在外,男孩子也要保护好自己,知道吗?”
“妈,我会保护好自己,即便万绿丛中过,也不会让片叶沾身的。”
唐母直接给了徐进端一个脑瓜崩:“臭小子,你说什么呢!这话是这么用的?”
原主和父母的关系并不亲,或许是军人家庭都如此,也或许原主从小跟在老太太身边时间更长。
反正不管如何,他来的这半年,丝毫没感觉父母对他的冷落,就是这年代最正常不过的双职工家庭相处模式。
也因着相处时间并不多,所以几乎没啥家庭矛盾。
第二天唐母休息,整整一天家里都弥漫着一股子香辣味。
唐母熬了整整12大瓶的香辣肉酱。
10瓶是让他带走的,还有2瓶是留家里的,老爷子特喜欢唐母熬的辣酱。
全家那么多儿媳妇,就只有老三媳妇习得他老妻的一手熬酱本事。
徐进端看着美滋滋的老头,不由暗揣:怕不是这老头贪嘴才把原主父亲留在身边的吧!
第三天晚上,唐母拿回来一小木匣的药片、药水送到徐进端房间。
“小七,这是妈给你准备的,你记得千万要收好。”
徐进端打开一一细看,嘿,好家伙!
除了整瓶装的红、紫药水、碘酒、酒精还有高锰酸钾;
药片则都是100片起步用大的深棕色玻璃瓶装的。
有安乃近、阿司匹林、甘草片、三黄丸、牛黄解毒片、阿奇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
除此之外,缝隙和木匣边边都仔细的塞着医院棉花、胶带、纱布用以固定。
这份细心恐怕也只有医生才有的了。
徐进端在看的时候,唐母就在一旁把每种药(药水)的用途、禁忌一一讲解给他听
见徐进端都看完后,还问:“可都记住了?复述一遍。”
徐进端:……,还真是出其不意啊!
一刻钟后,唐母一脸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出了徐进端房间,回了卧室。
唐父见唐母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