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很明确就是谋夺宋家家产!
因着原主手里还有老太爷早前给的甬城老家的两处宅子,在平反后都归还给了个人。
这原是原主计划留给儿子结婚时的最后家底。
房子在他死后,确实过户到了宋磊名下。
可宋磊高考失利,连四本线都没卡上,于是两个继姐出主意让他把房子卖了,用卖房子的钱出国。
然后这孩子出去后就那么再没回来!
原主愿望 此生不婚不育,母子都要活到寿终正寝!
看完剧情,徐进端叹气:看来不止女性会被吃绝户,其实男人也是会被吃绝户的!
母子俩的晚餐很简单,只有两个菜:韭黄炒蛋、咸菜笋片炒豆干。
母子俩默默吃完饭,老太太放下碗,擦手净面后道:“鸿章,姆妈没什么要求,就是希望你能早日成家有个一儿半女老了也能有人照顾。”
徐进端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道:“姆妈,这事不急,再不行我不是还有外甥女在武林城吗?大不了等我老了,让他们照顾一二。”
原主还有个比自己大五岁的姐姐,少女懵懂时和解放武林城的一位红军营长看对了眼之后就跟去了沪市,婚后育有一女两子。
如今俩儿子一个跟着父亲在军营,一个在黑省插队还没回来。
女儿的下乡地选择在了武林城郊区劳改农场当知青。
在一次省公安厅下属数字机械厂招工时,外甥女成功上岸,成了机械厂正式工人-厂医。
三年前外甥女与厂一名工程师结婚,婚后育有一女。
因着机械厂在武林城城西郊区,距离他们所在公交车也不过两小时路程。
且外甥女结婚后,回沪市几乎成了奢望,所以才有徐进端这一说。
再说,在原主阿姐外嫁后,这个外甥女每年寒暑假也经常会往来武林城陪外婆,自己这么说也不算突兀。
老太太呷了一口茶:“话是这么说,可宝珠结婚了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
“姆妈,你就别操心了,外甥女婿父母早亡,妹妹们远嫁并无养老负担。何况到底是他们给我养老还是我给他们养小都很难说的。”
“哎,你这样我怎么去见你爹呢!”
老太太出自甬城屠家。
与宋家也算门当户对,虽有学识,可老太太学的是四书五经、琴棋书画。
而老太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知书达理,不会骂街,原主记忆里从小到大这位老太太从没骂过人,就算再生气也不会骂人。
这也是最后导致他拿捏不住儿媳最致命的‘优点’。
要徐进端说,老太太这性格出在屠家根上。
明知道嫡女都是要嫁出去成为大妇的,却不教授管家里事的手段,这不明摆着受气么!
其实,这还真错怪了屠家,老太太出生后,这世道就没太平过,屠家放在教女儿上的心思自然就少了。
能给她们最多的就是吃饱穿暖和保护,却没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贯彻下去,这才导致老太太才六十出头就死了。
对于老太太的叹息,徐进端没有说话,而是麻溜地去了厨房洗碗。
翌日一早
餐桌上母子俩面前各放着一碗小馄饨和两根油条。
这是老太太一早拄着拐杖,踮着小脚去弄堂口早餐店买的。
宋家规矩,吃饭时不能说话。
遂,老太太吃好后才慢悠悠开口:
“鸿章,姆妈今天就和梅姨说你不去相亲。姆妈不逼你了。我们开开心心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徐进端点头:“好,我听姆妈的。”
徐进端骑着自行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