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刻在叶家人骨子里的气!

第261章

弹指间,又是一年秋收时,温洽熙去了县武装部征兵办报名去了。

“亮子,我一定会被选上的。”

“嗯,一定会的!”

即便上面有人好办事,可没有通过基础体能测试,也是件丢脸的事。

所以温洽熙这一年来每天都会和徐进端进山晨跑,进行负重(背柴火)训练(打野物、翻丘陵、过溪涧)...

反正这一年运动没少,营养(吃食)更没断过。

如今俩人站一块,就是标准东北少年身板。

半个月后,温洽熙走了,带着徐进端给做的四瓶肉酱、两斤肉脯以及两大瓶止血药走了。

“亮子,到部队后我会给你写信的。”温洽熙揽着徐进端的肩道。

徐进端同样伸手拍拍他的背:“好,你多保重!”

寒来暑往来到了1972年8月

叶老爷子之前的问题被查清,接着就是被平反,从西部战区回来后无事可做的叶老爷子又回到军部。

徐进端依旧是桃花村的一名下乡知青。

随着温洽熙的离开,他这里也遇到了点麻烦,很多知青觊觎温洽熙之前的那间土坯房、也有觊觎徐进端美色的女知青纷纷找大队长或是大队支书,想要入住他的小院。

他就是个独的!

在某个大雨倾盆的夜晚,用了两张引雷符,直接将那间土坯房给劈了。

要住自己单独建呗!干嘛非要挤一块儿呢!

桃花村地广人稀,知青点边上都是空地何必挤一起?

土坯房成了一堆烂泥后,再没人来烦他了。

至于那些自作多情想靠上来的女知青,他一时也做不了什么,但不代表他一直不做什么。

在某个深夜,他给了整个知青点的知青造了个恢复高考的梦。

剩下就看他们自己了,要想回城的,那么就请安心看书、复习,别净整些男男女女的幺蛾子。

之后,知青点倒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只是这种安静是有时限的,只有半年。

半年后有一半人耐不住寂寞,又开始放飞自我。

随着年纪增长以及不断的有新知青到来,一半的老知青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剩下的那一半在观望。

唯有徐进端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生活规律:

早起上山、砍柴;回来做饭、整理菜地;然后上工。

至于上工后回来的饭食,别人看到的总是玉米馒头、或是玉米饼子,可实际却是牛肉米饭、海鲜盖饭或是其他什么。

反正不会亏了自己就是了。

规律且充实的日子匆匆而过,转眼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叶家和温洽熙都给他寄来了高考复习资料。

他开始埋首于复习之中。

叶崇山在寄资料时隐晦地提点了几句希望他从事的专业领域,可徐进端却不这么想。

与其走原主上一世走过的路,还不如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毕竟那是他喜欢的。

于是,在回信中除了感谢,委婉地表达了一切随缘的想法,不过身为叶家人他还是把自己准备报考的学校在回信中说了。

桃花村只要是初中毕业的孩子以及所有知青都报名参加了这次高考,让徐进端惊讶的是,桃花村居然没有一个扣留知青不让参考的。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抛妻(夫)弃子(女)的事情了。

想这些都没用,坐在冰冷的教室专心考试才是正事!

三天的考试转瞬即逝。

1978年1月,等待已久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