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来时,每人手里都拎着网兜。

岩贵生和几人确认,是否没有要买的,不买就得走了,否则到寨子就要天黑了。

几人都说不买了。

回去路上,徐进端给拉车的黑马加了个速度BUFF,马儿欢快地嘶鸣一声后,就哒哒哒地撒欢跑开了。

刚到寨子口,徐进端就见一群(四五个吧)露着两条胳膊,身穿花花绿绿长裙的妹子站在那,冲他们招手。

待马车停下后,几个女孩抢着要帮他们拿行李。

这哪里可以!

徐进端拉出行李袋的背包带挂身上,拎起木箱扛肩上问:“贵生叔,我们住的地方在哪?”几个围在他身边的女孩就很失望地看着他,犹如看负心汉似的。

徐进端用半熟的傣语对几个姑娘道:“那还有三个,你们可以帮他们拿。”

系统出声了:‘主人,你有点渣...’

第221章

知青点是寨子为他们特意建的很大一座吊脚楼。

和传统吊脚楼相似的是一楼没有围墙,是用来放杂物和养牲畜的地方;有一个用来晒衣服被子的大平台。

不同的是,二楼的卧室被分成了两边。依着男左女右分布。

每一边有六间房,房与房之间用竹子和篾片进行分隔,约莫1.2m宽*2m长。

每个房间都有一扇小气窗。

岩贵生说,他们这里的习俗是所有客人都不得进主人家卧室的。

魏东来问:“如果进了怎么办?”

岩贵生道:“男的,嫁给女方做女婿;女的,就娶了男方。”

魏东来以为自己没听清,又问徐进端:“他说的是嫁给女方?”

徐进端点头:“嗯。这里的婚姻习俗是男嫁女娶,也叫从妻居。”

魏东来问:“那孩子跟谁姓?”

徐进端问岩贵生。

岩贵生用奇怪的眼神看了魏东来一会儿道:“女孩跟母姓,男孩跟父姓。”

魏东来惊讶地张大了嘴,久久没有说话。

整个二楼的中间有火塘,岩贵生说,这是用来做饭的。

闫红妮问:“叔,吃饭没桌子吗?”

岩贵生道:“寨子里有竹椅和竹床卖的,你们要是不习惯睡地上或坐地上,可以买椅子和床。”

“我要买”

“我要买”

“我也要”

岩贵生道:“走吧,先去我们家吃饭,明天开始要你们自己开伙了。”

一顿饭,几人终于领略了异族的不同生活习俗。

牛肉是真的好吃,米饭也是真的美味。

徐进端可以说,这是他经历那么多个年代世界最为惊叹的一个了。

至少去别人家吃饭还能吃饱,吃撑(.........不是他,是三个年纪最小的。)还真是头一遭!

不过,吃了饭,几人还是乖乖交了房租,每月1元。

徐进端懒得每月交,直接交了一年的房租,12元。

七个人,岩贵生一次收了84块,只要不眼瞎都能看到他眼角的褶子。

闫红妮问:“叔,如果再来人,不够住怎么办?能单独建竹楼吗?”

岩贵生点头:“自然可以。”只要给钱,有什么不可以的。

闫红妮又问:“建一个单人的要多少钱?”

岩贵生想了想回:“40-50块该够了。”

吃饭时,几人见到了岩贵生家的两个女儿14岁的姐姐玉水秀、13岁的妹妹玉水香以及岩贵生的妻子玉满婶子。

还约定明天一早玉满婶子会去叫他们,带着他们去地里。

回到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