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他周岁13岁,虚岁14岁。

“允衡哥哥,你有空一定要来看我们啊”

“允衡哥哥,我们会想你的。”

“允衡,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徐进端握着院长妈妈的手点头:“妈妈,我会记得的,有空我会回来的,这里是我的家,永远都是我的家。”

“好孩子。”李文娟用衣袖擦着眼泪。

曹允衡是她那么多孩子里最有出息的,这次大学贫困生名额也是福利院出面申请下来的,不仅免学费,每月还会有15元生活补助。

这应该足以让这孩子独立了。

1963年,离起风不远了哟!

进入大学的徐进端犹如干涸的海绵,利用一切时间用于学习。

被排挤、被看不起是人生必经的坎。

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这个年代能上大学的不是有一定家庭背景就是高干子弟,第三类才是普通百姓,

而医学院,除了高干子弟,更多的是医学世家出来的孩子,普通百姓学医的还真不多。

为啥?

因为这个年代学医是五年制,甚至是六年制的,比其他学科要多学一到两年,普通家庭供不起。

而像他这种孤儿院长大无父无母的孤儿考上医学院学的又是临床的学生就更少之又少了。

第211章

但,徐进端是谁?他会怕吗?会寂寞吗?

自然不会!学海无涯没听说过嘛!!!

三年!他用了三年!在学校普通员工开始批这个教授、斗那个老师时,徐进端递交了毕业申请。

基于他的出身以及历年来的期末成绩校方很快给他颁发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还给了他一份Z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的工作推荐信。

这个年代毕业即就业还真没话说!

他也没矫情,谢过校办老师和自己那个唯一还没斗倒的导师,拿着所有证件直奔医院。

没有什么比去办理入职手续更重要的事了!

果然,去的早总也是有好处的,这不科室随他挑不说,更是分给他一套单身宿舍。

............其实,这个年代的科室分类也并不细。

只有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检验科、手术室之分。

内科只要不是外伤的病都看,而外科只看有外伤的病人,或需要动手术的患者。

而妇产科也不分妇科和产科,只要是女性问题找妇产科就对了。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而门诊室也往往都是相邻的,这边看不了直接就跑隔壁诊室去看。

徐进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科。

虽然他要在除妇产科之外的如内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轮流六个月后才能定下最后去的科室,可这不是为了混个脸熟、刷个存在感吗!

办理好入职手续,接收完单身宿舍,今天不用上班,也不用再回学校,徐进端去供销社转悠了一圈,坐上公交车去了福利院。

院长妈妈看到他和孩子们一样开心。

因为,他的出现就意味着孩子有糖吃。

“妈妈,我毕业了,你看。”徐进端给老太太看自己的学位证、毕业证。

李文娟接过后,从破旧的办公桌抽屉里找出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嘴里念叨着:“真好!真好!你是个出息孩子。”

过一会把证件还给徐进端又问:“孩子,学校有给你安排工作吗?”

徐进端接过证件放包里,又从包里拿出新鲜出炉的工作证递给李文娟道:“妈妈,我被分配去了附属医院。以后拿16级工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