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是晚上八点。

陆朝阳把徐进端安排去了村委牛棚边的一间破草房。

“呶,以后你就住这儿,这炕和土灶是前几天接到通知后新砌的,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还有,以后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牛棚,附近荒地你可以开些做口粮。”

徐进端应声:“谢谢大队长。”后,陆朝阳离开。

徐进端看了眼四周环境,不愧是自己提前勘测过的场地,适合这个时代避祸。

草屋前不远处是河,周围除了牛棚就是他这间茅草屋。

茅草屋后面是一座丘陵山坡,该是平时放牛的地方,丘陵之后是连绵的大山,也是村里人的禁地。

进入茅屋就是一镜到底的存在。

地面是被夯实的泥土地、墙是黄泥墙、一个土灶将草屋隔成了两半,好在两面都有窗。

炕很小,目测约莫只有两米长一米宽,不过也够他一人住了。

相较于其他人,他这样的条件,别人恐怕睡着了都会笑醒的吧。

扔出一张清洁符,铺上炕席和一条薄垫被,取出邮寄过来的砂锅、碗筷归置好,徐进端去了前面不远处的河边。

等洗漱好回来,天空已是一片繁星点点,甚是好看。

徐进端也不急着进那低矮的茅草屋了,从河边抱了块大石头过来,就那么坐在石头上看星象打坐。

第195章

他这里甚是悠闲,远在江城的陈家开始了鸡飞狗跳的日子。

小儿子陈桥的丧礼还没办,陈光学又出事了。

两天前,江城公安和国安两部门同时收到一封署名- 陈光学的自我检举信,检举信中列举了检举人陈光学数十年来做过的桩桩件件卖国之事,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人和部门。

两部门联合在经过两天初步查证后,以通敌叛国罪逮捕了检举信中涉及到的陈光学及其陈家人。

这事儿瞒不住,两部门各自将情况汇报给了省里,省里又将市里的情况汇报给了部里,隔一天部里就有人来了江城,开始分批审讯工作。

徐进端来向阳大队已有整整一周,平时除了管牛棚的老李头有交集外,几乎见不到一个人,他就像个隐形人似的生活着。

老李头早年是军人,解放后回老家村里务农。

平时也不是话多之人,每天就只和牛打交道,他已经看到好几次,几乎每天都会带牛去洗澡,也因此,牛棚里那头牛被养的很好。

自从徐进端来了这里后,牛棚更是被清扫的干干净净,即便不穿胶鞋进去,也不会踩着一脚的牛屎出来。

而牛棚的活儿对徐进端来说,一般两三小时就能干好,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

于是,茅草屋周围被他开垦出了好几垄地,用来种萝卜、白菜、豇豆、土豆、南瓜等既可以饱腹又能过冬的蔬菜。

至于再多的,徐进端没种,招人眼的事儿他可不会干!

要想吃了就进空间,空间啥没有?

至于这段时间吃的,有他跟陆朝阳买的50斤玉米面,每天两个玉米馍馍够他吃到秋收后了。

..........至少李老头看到的是如此。

可谁又知道他嘴里嚼着的又是什么!

秋收时,徐进端被单独分了块地,干完有10个工分,不论你干多晚,反正不管多少必须干完就是了。

这样的安排,徐进端可不会磨洋工,基本上吃过午饭就能干完,干完后回茅草屋休息。

整整一个月都是这么度过的。

陆朝阳看见了也没说什么,这就很好。

不枉他一番辛苦给自己找的风水宝地。

秋收后,大队分粮、分钱、上山狩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