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盖。”

“住你宿舍去。”

徐进端无奈,只能用了一个休息天,在正屋西耳房地下挖了个石头地窖出来。

不仅挖了地窖,还把从山上弄来的已经风干的木头做了一排木架,用来存放新鲜蔬菜。

当然,即便是地窖,通风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就没必要让老爷子知道就是了。

于是在冬天到来前,家里的储备粮都安排好了。

至此,徐进端不用每天早起给老爷子做午饭了,老爷子自己会弄。

有时犯懒不吃午饭,徐进端也不强求,不吃就不吃了,老年人少吃一顿还真无大碍。

当然,若是老爷子中午不吃饭,徐进端晚上也不会让老头胡吃海喝。

他的任务可是要保老头无疾而终啊!

随着援建三线的热潮,下半年厂里扩建后又造了两栋五层高的宿舍楼,徐进端破例分到一套。

在走廊最里面的、比别的户型还多五六平米的东边套。

之所以分给他,徐进端认为那是厂领导转移矛盾的结果。

因为谁都想分大点儿的房子,但给谁,另一方就会有意见闹去厂办平添事端。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分给厂医院的医生,尽管这个医生目前未婚,但总有结婚的时候不是。

然,这个宿舍对徐进端而言,唯一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个独立的厕所和洗手池。

至于那多出来的面积,其实就是两米宽走廊面积。

封起来的走廊算上房间的宽度,差不多是7平米。

用来做厨房正好。

拿到钥匙时,厨房就已经合理的被安排在了走廊上,水池、煤灶就都给安排地妥妥当当。

他唯一动手的就是在套内地上在原来水门汀地上刷了水泥灰的水泥漆、屋内墙面刷了白色乳胶漆。让屋里看起来很是整洁亮堂。

独立的厕所也被他重新接了根用来淋浴的水管。

虽然被用到的频率很低,但以防万一不是。

因为年底开全厂大会时,厂长说了过年后,厂里会增加出口任务量,需要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需各个岗位积极配合。

刘珂矣作为厂医院负责人,回来的内部会议上又强调一次。

显然过年后,医务室也要有值班制度了。

而医生的值班人选毋庸置疑的肯定就是徐进端了。

也正因此,风泽才有和他一起住宿舍的说法。

第84章

过年放假两天,家里俩男人都是在吃吃喝喝中度过的。

对于风红兵这个风家长子,风泽只字未提,怕也是伤心到极致了吧。

爷俩要么就下棋斗嘴,要么是老爷子跟着徐进端打拳练气,开心了还会比划几下;亦或者老爷子开腔教徐进端唱《沙家浜》中的《智斗》......

总之,徐进端觉得吧,两个人的年前所未有的热闹。

翻过年,上班一周后。

厂医院,也就是徐进端他们所在的医务室,来了两个新同事。

一男一女中男的叫孙成甬城人,今年26岁。

以前在甬城酒厂医务室的医生,这次是跟着爱人一起来的。

女的叫贺敏,京城人,今年22岁。

原是京城机床厂的医生,这次是跟结婚对象一起来这里。

于是两人办公室内,又多了两张办公桌,居然也不显拥挤。

新人来了后,刘珂矣也把晚上值班给排了。

简单粗暴的一人一天,就这么给定了。

至于护士也同样是一人一天。

回家徐进端和老头说了自己要值班的事,老头一句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