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还想说什么,被李世民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最后只好悻悻的离开了御书房。
李泰走了,李恪还在呢,李世民只是闭目养神,也不看他,也不让他走。
李恪索性也闭上了眼,感受体内真气的游走,让真气在体内游走了一个回合,睁开眼只觉得神清气爽。
李世民差不多也是在这时睁开了眼睛,他看着李恪,顿时觉得十分的陌生。
他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时候成长到现在这样的。
从今年开始,这个往常不起眼,也不受自己待见的孩子,好像变得越来越耀眼了。
他先是拔得了武试的头筹,获得了武状元,接着又能够上阵杀敌,还发明出了一系列李世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即便是自己以前也从来做不到这种程度,李世民忍不住开始想,莫非,李恪真的是上天派来的大唐命定的皇帝吗?
这个念头刚出现一下,就被李世民否决了。
荒唐,他才是大唐命定的皇帝,大唐也要在他手里流芳百世。
这么安慰着自己,李世民才开口跟 李恪说:“恪儿,你觉得泰儿是否适合作为太子呢?”
李恪在心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李世民到底要没完没了的试探他多少次。
真想现在就直接跟他说,对,李泰和你都不适合,我才是那个适合做大唐皇帝的人。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到底还是不能这样说的,李恪略一思虑,对李世民回答道:“儿臣认为,四皇弟既适合又不适合。”
李世民挑挑眉看着他,“何出此言啊?”
李恪这才娓娓道来,“说四皇弟适合,是因为他的成长空间是最大的,而且父皇选择四皇弟作为太子,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至于说不适合,理由父皇应该也清楚,四皇弟无论是文韬武略都不具备成为一个太子的条件。”
李世民点点头,对他的看法十分认同,紧接着,他又问道:“那,依你看,你和泰儿谁更适合这个位置呢?”
李恪暗暗心惊了一下,这可真是死亡问题。
他要是说李泰明显就是睁眼说瞎话,现在都已经是这样的局面了。
但要是说自己,李世民岂不是更加忌惮自己了?
“儿臣以为,我跟四皇弟谁更适合这个问题不应该由儿臣这样片面说了算,应该由父皇和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说了算。”
说完这段话,李恪忍不住在自己的心里点了个赞,这话说的太好了,既避免了做选择的情况,又可以告诉李世民自己的态度,一切全凭李世民说了算。
李世民面上不动声色,心里也默默认同了李恪所说的。
同时,一个决定开始在他脑海里慢慢成形。
简单又说了两句,李恪跟李世民行了个礼,退出了御书房。
在李恪看来太子的位置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如果不做太子,大不了名不正言不顺一些,结局也是没什么大的改变的。
接下来的几天,百姓们的情绪高涨,李泰的各种传言流传在大街小巷,所有的名声全部毁于一旦了。
同样,李泰的名声扫地,李恪则正好相反。
所有人现在都认定了李恪才是下一任皇帝当仁不让的人选,若是不选李恪,就是违背了天意。
所有的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一个又一个的奏折也被接连不断的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现在每天早朝都被大臣们环绕着说这件事。
大家的话题不过都是在说现在流言四起,百姓也都群情激奋,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实在是不利于大唐的稳定和发展。
李世民本来也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现在再加上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