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官哪里能想到,一个小屁孩,目光居然如此冷厉,让他心生胆寒。
“赶紧走。”
报名官吓的面色苍白,语气也没有之前那么冲了。
“还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吗?”
李恪脸上依旧面无表情,说道:“大唐有哪条律令规定,小孩子不能参加武举考试的?”
面对质问,报名官顿时哑口无言。
确实,大唐律令没有明确规定,凡是年轻力壮者,皆可参加武举考试,并没有年龄限制。
“那也不行。”
报名官指着一旁参加武举考试,身强体壮的学子们,说道:“你看看他们,你再看看你,我怕他们一拳就能把你打死!”
“拳脚无眼,被打死,也是我的事情。”
李恪执意要参加武举考试,对于报名官的戏虐,直接选择了无视。
“行!”
报名官见他一意孤行,从桌上拿起笔,问道:“姓名。”
第2章 一鸣惊人
“杨恪。”
李恪选择用假名。
毕竟,如果用真名,到时进入考场,负责主考的考官,肯定会起疑。
万一被认出来,被迫中止考试,就麻烦了。
所以,用假名是最好的选择。
“年龄。”
“八岁。”
听到这里,报名官明显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把年龄记录在册子上,继续说道:“籍贯。”
李恪道:“洛阳。”
旁边参加武举考试的学子们见到这一幕,也是议论纷纷。
“八岁都敢来参加武举?这不是跑来找死的吗?”
“要是我和他对上,我都怕一拳能打死他!”
“嘿嘿,拳脚无眼,再说了,武举规矩,打死人不犯法,生死有命,怨不得别人。”
“说的没错。”
在众人眼里,李恪一个八岁孩童参加武举考试,于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拿上你的号牌。”
登记好李恪的信息,报名官递给他一个号牌,最后领着参加武举的学子,进入朱雀门。
........
朱雀门内。
是一片宽大的校场,场内摆放各式各样的武器。
武举为期三天。
参加的学子太多了,需要层层选拔。
第一关,比的是力气。
第二关,比的是骑射。
第三关,比的是擂台。
最后从打擂中,选出三名最后的优胜者,优胜者需前往大明宫,由皇帝亲自检阅。
可以说,武举考试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科举。
校场台上。
年轻考官指着校场上的一个巨大石磨盘。
向在场的武举学子们说道:
“武举考试第一关,比试的是力气,分为举石,拉硬弓,看到场中央的石磨盘和弓箭了吗?凡能举起石磨盘者,拉动弓弦者,方能视为合格,进入下一轮考试。”
众人顺着他指引的方向看去。
校场中间。
摆放着几个石盘和数张弓箭。
石盘有木盆那么大,目测有五百斤以上。
而弓箭大开大合,拉动硬弓,起码也得费很大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