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1 / 2)

所以,在抢不到粮食的情况下。

草原上的人,只怕是得饿肚子了!

而饿肚子的话,以草原上突厥人的秉性,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届时,草原肯定会陷入内乱,而内乱原因,也将是各个部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牲畜,来进行的。

在无法从外部获得养活人口的情况下。

颉利只能够, 通过自已的手段,人为的减少草原上的人口,使得牲畜,足够这么多人食用。

而这,便是他渡过难关的办法!

想到这里,颉利的目光,扫视着远处南方那一片茫茫的大地,仿佛他的视力,能够穿透上千里的距离,望见远处的长城一样,只听见颉利他喃喃道。

“大唐,我迟早有一天,会回来的!”

当颉利回归草原上并且,向草原上无数个部落,挥舞起手上的屠刀之时,大唐长安城里。

随着长安城附近,运河码头上一艘从洛阳驶来的客船靠岸,码头附近,苦力打扮的几个人,瞬间便将自已的目光,对准了那船只上。

这些人,都是李恪手下的探子,他们此刻,所监视着的则是刚刚赶到大唐的高月。

当高月下船的时候,这个曾经在大唐刺探情报的少女,可不知道,这一回她刚刚上岸,便被人给盯上了……

第161章 缓解危机

“李恪这孩子最近在干什么啊?”

当半个月以后,长安城里,李世民躺在龙椅之上,一旁的大殿里面,还摆放着无数个类似于香炉的封装物品,不时有穿梭着的太监,端着一筐的冰块,给那些个炉子里面,换上新的冰块。

原本在长安城里,冰块这玩意可是稀罕物品啊。

因为这玩意,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放在地窖当中,才能够勉强的储存上那么一丁点,可是现在,随着李恪所“发明”出来的硝石制冰技术,在大唐推广开来,此刻,李世民的宫里,也开始使用起来这种技术。

事实上,在任何时代,只要你有权有势,过的,都能很好,就像是此刻的大殿里面,明明是处于盛夏,天气炎热异常,可是,这大殿里面,却好像是空调屋似的,冰爽的很。

听到李恪的问话后,黑暗里面,宫殿里面的梁柱上,跳下来了一个黑衣人。

“皇上,蜀王殿下眼下在幽州城里,无非就是在给那些个百姓们建造房屋,然后,安置他们。”

“那他有没有,从这些百姓里面挑选出来精壮的年轻人,然后,编练军队呢?”

李世民将问题,问到了重点。

“这倒没有。”

后者摇了摇头,李世民长出口气。

随之,又面露凝重问道。

“不过,朕问你,这小子有没有在当地,再进行铸炮?”

“这个同样没有。”

黑衣人摇了摇头。

“如果便好。”

李世民长出口气,这时候,这黑衣人犹豫了片刻之后,吞吞吐吐的说道。

“皇上,蜀王殿下虽然没有在当地,铸炮和招募军队,但是,蜀王殿下这些日子,却一直呆在渤海边上,貌似是要在那里,营建新城!”

“营建新城?”

李世民眉头一挑。

“他在那地方营建新城干什么?”

“好像,好像是为了捕鱼!”

后者小心翼翼的说道,额头上冒出冷汗来,事实上,他倒往李恪那派出去了不少的探子,可是,问题关键在于,他派出去的那些个探子,虽然不至于说被李恪给杀死李恪怎么可能杀李世民派来的特务呢?

不过,他却有别的办法,对付这些特务,比如说把这些特务们,安排到一些又脏又累的活当中,让他们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