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的指挥官李恪,也是绝世良将!
这一点,即便是李世民都要佩服。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却是异常的愤怒。
嗯,帝王天威,不可以违抗!
而且,皇子私自招募兵马!
这在历朝历代,那都是大忌讳。
如果大唐帝国还是在突厥骑兵来犯的情况下的话,李世民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的,毕竟,大敌当前,李恪又掌握着一支实力相当的军队,可眼下,从奏折上来看,突厥人貌似已经必败无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收拾这么一个“逆子”,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
“来人,传令下去,召这个李恪回长安,哼,无朕的旨意,也敢擅自招募了万人兵马,他好大的胆子!”
李世民啪的下,将手上的奏折,给拍在了桌子上,高喊道。
一旁的太监王海见此,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答了声是之后,小心翼翼的出了殿门。
次日。
当朝阳再一次的降临于长安城的时候。
大明宫里的李世民,正脸色微变,扫视着面前的奏折。
这是他刚刚收到的,通过八百里加急,先是送到了汴州,随之,又借着一条运粮的船队,送到京城来的。
正送到长安城里的时候,李世民正在进行着朝会。
“皇上,李靖将军急报。”
随着李世民匆匆的招呼王海,将这奏折给呈上来的时候,扫了眼奏折上的内容,李世民大喜,他激动的站起身来,朝在场的一众大臣们道。
“诸位爱卿,大捷,眼下突厥人已经被我军斩首俘虏十几万级,幽州城下一战,我军斩首便有九万余级,眼下,突厥人已经仓皇退去了!”
“大唐万岁,吾皇万岁。”
当听到这个喜讯之后,大殿里面的大臣们大喜,纷纷跪倒在地,高呼起来了胜利的口号。
而李世民,正准备将奏折给放下的时候,一旁的王海,却连忙的提醒。
“皇上,您,您还没看完呢……”
“这……”
李世民随之察觉到了失态,而一旁的王海,脸色却是相当的凝重。
因为,他刚刚站在李世民的身侧,已经先于李世民,看远了奏折上的内容。
而却说此时。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在继续的看着奏折的同时,也尽数的消失了。
而朝中,正在弹冠相庆的朝野之臣们,也渐渐的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大家朝李世民看去,一时间,大殿里面的气氛凝重异常,哪里还有刚刚开始时的欢快。
“高句丽出兵了!”
李世民喃喃着,吐出了这几个字。
一时间,朝中大臣们无不脸色骤变。
因为,大唐帝国继承了隋朝的庞大帝国遗产的同时,也继承了隋朝的大量官员,就像是当下,朝中的大量大臣们,他们很多人,都是前隋的官员。
即便是这些官员,没有当过前隋的官员。
可是,他们大多都经历过隋朝。
对于那多年前,隋朝两次征伐高句丽的战争,在场的有不少人,是亲历者,甚至,参与到了其中。
可想而知,此刻,当在殿内听说高句丽参战了这个消息之后。
对于朝中大臣们而言,是一件何等震惊的消息。
只见到房玄龄猛然间上前两步。
“殿下,臣以为,当督促在朔方城与阿史那军对峙的尉迟恭将军,让他迅速击败后者,然后,带着他部下的五万军队,支援李靖,不只如此,还应该向天下各地,急调兵马,至少再调十万大军前去幽州城支援李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