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种生死威胁之下。
颉利还真不敢拿自已的性命,拿自已手下,三十万大军的性命去赌,赌李世民陛下到底敢不敢掘开黄河大堤。
只见到颉利,恨恨的看了眼南方,然后,一咬牙说道。
“撤退,传令全军,带上所有劫掠来的人口牲畜物资粮草,沿着来时的道路,撤退,自幽州城出长城,回到草原。”
嗯,甭看颉利有些不甘心。
但是,他此番入长城劫掠的所得,还是颇为的丰厚的,掠夺到的男女青壮,人数不下三十万人,至于牛羊牲畜,还有其他的东西,那就特喵的更多了。
不只如此,他还掠夺到了近六七百石的粮食,还有数量相当的金银以及各种的珍贵珠宝玉石之类的东西。
这么多的东西,足够喂饱他这个草原上来到中原大地上狼崽子了啊。
也难怪颉利他愿意就此休兵。
而当颉利准备踏上归程的时候。
带着五万大军一直尾随着突厥军队,一时袭扰一下后者,解救出来一批被俘虏的大唐百姓的柴绍,此刻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因为,他发现,原本大多都集中在前面劫掠的突厥军队,眼下都在朝回走。
而且,看这架势,不是为了找自已的麻烦,而是要全军撤退。
这让柴绍有些懵逼。
因为突厥入口劫掠,哪回不是持续一个多月啊?
这回怎么才半个月的功夫,便匆匆的要离开呢?
不过,柴绍虽然懵逼,可是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原因灰常简单,他手下的五万军队,真正的府兵只有半数不到,剩下都是才招募的青壮,这些人虽然和突厥人血海深仇。
第120章 撤退
可是,临时招募的兵马。
士气再怎么高昂,却也弥补不了他们战斗力拉垮的事实。
带着一支这样的军队。
他柴绍或许敢袭扰一下突厥的后勤线路,或是,打一下突厥人的偏师,但是让他去跟三十万人的突厥主力部队在野战当中碰撞。
柴绍是万万不会这么做的。
倒不是说他有多少的怂。
实际上,身为三军统帅,有时候,怂一点比莽撞一点,要好的多,毕竟,统帅可不只是担负着自已一个人的性命啊。
那可是,关系到全军上下,几万人性命的啊。
所以,在通过斥候们带回来的消息,察觉到了不妙之后,柴绍顿时便匆匆的带着士兵们连夜的拨营离开,然后,一路北上,猫在了太行脚下的魏州,这里地处黄河之北,距离黄河有几百里,背靠着太行山脉,所以,一但情况不对。
柴绍还琢磨着带着五万大军,到太行山上去打游击呢。
此刻,当进入到魏州之后,柴绍还把自已手上,所有的骑兵给撒了出去,打算去探听一下突厥人的情报,正当柴绍将这一切都给做完,并且匆匆的让魏州太守谢光斗给李世民上了一封奏折。
然后,又以败军之将,罪臣的名义,向李世民上了一道请罪的奏折之后。
柴绍这才在魏州城府衙里面,安顿了下来。
可是,他刚刚安顿没多久。
外面便只到被他打发过去,帮他写奏折的魏州太守谢光斗脚步匆匆面带凝重走了过来。
嘴里面还喊道。
“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
柴绍眉头一挑。
“莫非,是突厥人打过来了?不应该啊,魏州附近顶多也就是几个突厥人的斥候罢了啊。”
“不不是,谯国公不是这么一回事。”
谢光斗摇了摇头。
“是陛下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