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刚才施母不说她也会主动提起。颤颤巍巍走到阴凉地,几个小孩积极地给她清理出一块大石头:“三嫂,快来这里坐!”
真是一群小天使啊。
石头冰凉,邬颜坐下后立刻感觉身上的热气消散了些许,她摘掉草帽,额前的鬓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像蜿蜒的树枝,妩媚又动人。
“哇……”
小荷花看呆了,瞪着黑白分明的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嗫喏出声:“三婶真好看。”
不止是她,那些怀着其他心思来摊前买田螺的人,也被一瞬间晃了眼。
“噗,嘴真甜。”邬颜忍不住笑出声。她原本觉得施三郎穷,自己可以做点吃食出来卖,现在体会到小商贩的辛苦,顿时撂挑子,不想干了。
娇嫩的指腹红通通的,是用力握勺子的后果,邬颜伸出手指,轻轻吹了吹。心想算了,她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当个官太太,大不了把方子交给施母,每个月拿点儿分红。
休息了半个时辰,邬颜去替换下施母,到底是知天命的年纪,施母这会儿同样累的不行:“老三家的,我看人少了点,那个辣的还剩半桶,能卖出去吗?”
日头偏移,施母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搁在以往,周氏和林氏听到后肯定心里不得劲,但因为邬颜的田螺卖的好,连带着在旁边的她们生意也比其他人好,这时候也忍不住问:“三弟妹有什么好办法?”
林氏嫉妒邬颜,可内心明白,这个婆婆从人牙子手里买回来的女人,比自己聪明。
“三弟妹,你要是有办法可一定得跟嫂子说,咱们都是一家人。”林氏亲亲腻腻地,还包了两个栗肉包子递过去。
邬颜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事实上,她还真有办法。
想了想,转头对施母说:“娘,你给夫君带的东西在哪,我帮你去送吧?”
第17章 ……
七七乞巧,节日这天,俗称“文人街”的东街也变得人声鼎沸,各家书坊和卖纸墨笔砚的铺子门檐挂四君子花灯,门口摆乞巧小件,既映衬了节日氛围,又不显得俗气粗鄙。
施家三个女人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颇为紧张不安,施母双手不停地搓着两边衣服,麻料剌得手上的茧子呲呲响,“老三家的,你确定老三在这?”
邬颜点头,落落大方地站在路口,身上穿着的粗布衣服掩饰不了其光彩。
她的头发散着,没有挽妇人髻,衣服虽然是麻料,但颜色是浅粉色,将凹凸有质的身材勾勒恰到好处,充满少女的妩媚:“我问过县学的夫子,夫君他们都在东街摆文摊。”
“那怎么没有看见呢?”林氏抱着娃,身后还跟着俩尾巴,四处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