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床上挂着锦帐,将谢陟厘的身形挡得严严实实,

几乎是她藏好的同一瞬,太子大踏步进来,“怎么回事?孤只说来给十一弟过个生辰,怎么竟然听见府上有刺客?!”

说到这里太子发出一了一声关切的惊呼:“天呐,七弟你怎么伤成了这样?!快,快传太医!”

*

风煊的伤看着是染红了半边衣袖,实际很快便止住了血。

替他包扎的正是谢陟厘提过的周大夫,周长明。

周长明二十六七岁的年纪,生得甚是斯文,性情也很是沉稳。

面对太子一叠声地问这伤势如何,严不严重,是否伤及性命,周长明只答:“失血甚多,对身体损伤极大,好在救治及时,捡回一条性命,往后请千万要悉心调养,否则只怕后患无穷。只要调养得好,应无大碍。”

谢陟厘躲在床后面暗暗点头。

在太医院里就听说过,在宫里当太医,说话的本事比看病的本事还要紧。

不管医者的医术高不高明,不管病人的病重不重,太医们首先得学会的就是一套说废话的本事。

不管是什么病,一定要说得模棱两可,介乎于“生死攸关”和“毛毛细雨”之中,贯穿两个极端的桥梁便是“悉心调养”四字。

谢陟厘此时表示,学到了。

太子大约也是听惯了这种“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的废话,只嘱咐人好生照料风煊,又道:“七弟现在可挪得动?是要回宫歇息,还是在十一弟这里?”

风煊淡淡道:“回宫吧。再有刺客来,我还不知有命没有。”

“七哥伤得这么重,挪来挪去反而伤身。小弟这里出了这样的事,小弟真是罪该万死。但小弟发誓,小弟也不知道这屋里怎么会有刺客,小弟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风焕跪下来央求,“小弟这就把这刺客送到大理寺,让大理寺卿好好查一查此人的来历,一定要为七哥找出真凶!”

“这倒不须十一弟操心了。”太子道,“大理寺那边,孤自会关照明白。”

风焕连连称是:“有太子殿下帮着查,自然更清楚了。”

太子道:“只是事是你这里出的,查明之前,为着公正计,十一弟你先安生些日子,没事就不要再出门了。”

风焕立即道:“是。臣弟从今日起闭门谢客,不再踏出大门半步。”

谢陟厘听了半日,忽然有一种最开始看医书时的感觉云里雾里,头晕脑胀。

他们说的每一字她都听得清楚,但合起来却不大明白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怎么说来说去,风焕倒成了主使似的?风煊听上去好像还挺恼风焕的?

两兄弟怎么听着像是当场就反目了?

太子满意了,但又不够满足,他道:“十一弟,你的府上不干净,孤既然来了,便替你清一清吧。来人,替十一殿下搜一搜,看看有没有藏着什么脏东西。”

谢陟厘一惊。

一幅锦帐可挡不住搜查,万一她被发现了可怎么办?

风焕明白得很,这是太子要趁机打压他。

太子从风煊身上学到了一个教训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一个暂未得势的兄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此时看不上的人,改日能专门回来扎你的眼,钉你的肉。

门外的羽林卫便要涌入,风焕心头一紧,却知道无法反抗,顶上一句,太子加诸在他身上的手段定然要翻倍,到时候就绝不是搜检府邸这么简单了。

“唔”正被人掺着起身的风煊,忽然捂住胸口,脸色惨白,坐回了椅上,虚弱道,“皇兄臣弟实在动弹不得,请容臣弟在此歇息片刻”

大将军既在,羽林卫自然不好翻检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