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村口小卖铺打牌的人们议论。
“看见那辆车没有?这才叫车,我儿子买的车开在路上总会撞到石头,这车高开在路上肯定舒坦。”
“小伙子很眼生,不是村里人,会不会是政.府的来搞什么调查?”
“也有可能是前些年搬出去的,常年没回农村于是回来给祖坟烧香。”
“一说发达了搬出村里的,汪家也有很多年没有回来了吧?听人说他们家在大城市里当上大老板喽,汪老太可真有福气。”
……
人们七嘴八舌的交谈。
傅云越没避开这令年轻人害怕的“村头情报收集站”,据说但凡有人前脚经过后脚就会被议论的身败名裂,村里的狗路过都得挨两巴掌。
他的手里提着两个袋子,动作娴熟的从里面抓出一大把的糖果花生还有上好的香烟放在桌上。
“父老乡亲,我向你们打听点事。”
“我有个小姑姑可怜啊,以前流落到这个村子里被人收养了,后面被一户家庭条件不错的外地人家户买走了,我们家找到小姑姑听她说起往事,特别感激让她活下来的人,认亲戚走动走动,乡亲们知道大概四十年前有哪些人家的孩子是收养的吗?”
傅云越冷硬的表情不复存在,说得感人肺腑差点声泪俱下。
听见这是来报恩的,好事。
说出来不会得罪村里人。
又看到傅云越递来的香烟是中华,这可是好货啊,坐在小卖铺门口的人们瞬间心动了!
第155章 村庄往事,打探消息
傅云越兜里的手机正在实时录音。
村里的老年人们拿到了好处,又觉得这种事情是好事,不会得罪人,是在积攒功德于是纷纷陷入回忆。
村里老一辈对以前的事有点印象,没过多久有人缓缓开口,回忆起过往的日子时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心酸。
“以前日子苦,我们这又是农村,大家都拼命的生男娃传宗接代,生出来的女娃不想养就放在一个篮子里送人,那会儿自家人都养不活,还能去捡女娃来养的人家户属实不多。”
“我印象里捡到女娃的有两家,村里的葛老太跟老头子结婚七八年都生不出来孩子。
夫妻俩不知道从哪抱来了个女娃,一直把这丫头当成亲生女儿抚养。以前读书要交书本费,卖庄稼的钱又少,能读上书的基本是家里得宠的儿子,但葛老头跟老太还是含辛茹苦的供养女儿。
葛家丫头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心血,盼儿读书比村里的男娃们都厉害,后面更是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
一个戴着老花眼镜的奶奶剥了一颗软糖塞进嘴里,这种软糖很适合他们这些牙齿掉光的老年人。
“盼儿很争气,考上大学后又考上了县里的政.府单位,担心葛老太跟葛老头年龄大了在村里生活没人照顾,把他们夫妻都接到了县城里生活,我偶尔跟儿子去县城时还会遇见他们,两老人身体好得很,真是苦尽甘来啊。”
聚集在小卖铺的老人们想起葛家,七嘴八舌的夸奖葛盼儿争气,葛家夫妻好人有善报。
傅云越认真的听这段往事。
望着这处偏僻的村庄,难以想象四十年前是多么的贫瘠,本该锦衣玉食不愁吃穿的小姑姑却沦落到这种地方。
他在这一刻甚至有些胆怯往下听,如果小姑姑是葛盼儿该多好,没受苦,没被磋磨。
傅云越知道这种可能微乎其微,正是知道真的小姑姑可能没这么好运,所以才会倍感心痛难受。
“还有呢?”
他的嗓音沙哑的厉害。
旁边坐着的老头子也没跟他客气,拆开一包中华烟叼在嘴里,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点燃香烟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