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体在夏天割第一茬牧草的时候都试用一下吧。可以直接来第七生产队这边试用,我带几个实习研究员亲自盯着。”林雪君开口道。
后世将培养出来的菌群分离,多用离心法。
但那是在后世离心机制造产业发达的前提条件下,现在可没有那么厉害的离心机。有时候实验室条件差,还得使用手甩代替离心,找那种劲儿大的人充当人肉离心机。
至于超滤技术,那也需要能过滤掉无用东西、留存下有用菌的足够细密的滤布(网),国家生产技术低下的问题在这时候就无所遁形了未必能生产出网格那么密、那么精准的布。
前世,国家到79年才开始研究微生态学,后面才慢慢建立‘正常菌群学组’。到88年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才成立了学术组织。
现在国家虽然召回了一些生物学家,也在持续培养这方面人才,却还没有开始很好地用起来。
很多技术是空白的。
迟予教授作好多实验都要根据技术原理自己想办法,幸而草原研究所里人才济济,大家不怕辛苦,心怀希望,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敢试。
是以当下这个技术条件,对于乳酸菌的分离来说到底是离心分离更好,还是超滤更好,林雪君也说不准。
只能去一点点地试了。
科学研究是要严谨的,但在某些条件下,‘差不多’也是无奈之举。
一群人聊着聊着,巴雅尔带着大动物们伴着夕阳光辉走回驻地,晃晃悠悠路过围桌而坐的研究员们拐进屋后去水槽里喝水。
小红马赤焰在桌上偷了几颗瓜子,不会嗑,嚼两下直接往肚子里咽。
林雪君将它推到里面去喝水,长桌边才消停下来。
大动物喝完水便回棚里一边休息一边倒嚼。
林子里忽然窜出一只小鸟,落在苏木身上,低头两下便叨了一嘴的黑毛。踩着苏木高高拱起的屁股,小鸟东张西望了几下,心满意足地叼着满嘴马毛飞回了林子。
“鸟儿们回去用马毛筑巢了。”一名研究员道。
“用满满马毛铺垫的鸟巢,得多暖和啊。”另一人感慨。
“说得我都动心了。”
“哈哈,可惜马毛太细了,也不像羊毛那么多那么厚。”
林雪君话音才落,林子里又飞来更多小鸟,它们像是得到了‘这里有好材料’的信息,争先恐后过来薅马毛。
苏木对其他人和动物的骚扰很反感,但这些小鸟薅它的毛,居然就只是回头看一眼便放任了。
“可能是小鸟会帮它挠痒痒,那些要掉不掉的毛在身上估计也不舒服。”杜川生猜。
“要掉的松散毛发或许还容易藏污纳垢,比如一些细小的虫子之类的,小鸟说不定还能帮马儿们吃掉。”
科研人员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人,看什么都要分析个所以然,完全做不到安安静静地欣赏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