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信,林雪君通读了3遍。第一遍读时,她悄悄地抹泪。第二遍读时,她提笔在自己的本子上摘录父亲的句子。第三遍读时,忽觉通体舒泰,整个人都轻松得难以言说。
来自父母家人的理解与认同,那种完全因你的喜事而喜悦的情感,看起来只似涓涓细流,实际上却是滋润田野的救命雨露。
她仔仔细细抚平信件,又沿着父亲折信的痕迹将之还原,重新装回信封,收进自己的小宝箱里珍藏。
林雪君深信,即便是几十年后再读父亲这封信,也一定仍能从中汲取到力量。
这种平等的对话,这种认同与支持……
忍住又泛起来的鼻酸,林雪君又拿起信封在脸上蹭了蹭。
这是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想象不出的父爱最美好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林雪君拿到最新的《内蒙日报》,上面有一篇文章说她咵咵给陌生小孩花钱(指‘小爷爷’林春桂),轻金钱,重情义。心中只有公,没有一点私。
“……”林雪君,多少有点汗颜,实在是惭愧啊。
228 ? 来自农大的一个名额
◎凑近信纸,仿佛嗅到四川草木如新…◎
父亲的信后劲儿太大, 林雪君对着窗外的小院望了好一会儿。
远处电线上排排坐的胖麻雀,风吹过时从树上簌簌飘过的细雪,小院栅栏上细细绑着的一个又一个藤结, 院子地面上碎石缝隙间扫不尽的积雪和母鸡踩雪而过时留下的足迹……
目力所及的一切渐渐平定了她的心绪, 手指才捞过新一个包裹。
拆过几个递稿回函,整理起代替‘稿费’的所有书、本、文具和邮票等物资,转回桌边捏起倒数第二封信。
目光扫过邮寄地址,上面只有两个字:四川。
林雪君的眼睛瞬间被点亮,屁股才挨上椅子, 手指已迫不及待拆开信封。
先看落款, 果真是哥哥寄来的信, 工工整整三个字:林雪松。
“哈哈。”只看到哥哥的名字, 林雪君已经开心起来。
她将信纸铺平, 凑近窗口借日光。哥哥写的都是大字,像他本人一样, 存在感十足。
【……同事们光听到你的名字就知你是我妹妹,实在是雪松雪君一听就是一个家门走出来的两兄妹,长辈们给起名字的时候, 大概就是希望我们要辛辛苦苦得才好, 不是春天夏天的松树和梅树,非要是雪中的松树和梅树。春风和煦中生长难道不好?偏要在风雪中依旧绿着, 甚或像你,还要开花。相信你也懂我的不满,实在是长辈们就喜欢你我迎难而上才好,越难越要上, 唉呼吁, 一点不知道疼惜我们这些孩子, 实是长辈‘苦’心,苦得很。】
“哈哈哈。”林雪君怎么也没想到哥哥的信居然是这种风格的,她一边读一边笑,想象他一本正经抱怨他们名字起得不好的样子,又是一阵笑。
【……我才从‘在电视中看到了我那光荣妹妹’的激动情绪中平复下来,可以变回理性而可靠的小林同志了。却不料又拿到最新的《人民新报》,上面转载了《内蒙日报》关于一位模范同志在呼市四处找好事做的英勇事迹。全基地的同志看到我都说:小林同志,又读到你妹妹了。他们对你好像比对我还熟,现在大家提起林雪松同志,不再是“他多么可靠”“他学习速度多么快”“他做研究多么有天赋”,而全变成“他妹妹多么厉害”“他妹妹多么优秀”“他妹妹能力多么强”“他妹妹是怎样一位尽行善事的了不起的人”“他妹妹的品格多么高尚”,与我同住的同志还会在被我的成绩比下去的时候,笑呵呵地说:“林家最厉害的可不是林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