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2 / 2)

才八九点钟他就到第六生产队了,肯定是天还没亮就出发的,现在一定又渴又累。

张义松却不肯留下休息,只接过毕力格老人递过来的水袋喝饱奶茶后,又请第六生产队的同志帮他把水壶灌满水,便拍拍林雪君的肩膀,急匆匆上马折返场部了。

“放心吧,你的信一定安全、快速地送到。”张义松急骋离开,只留下自己爽朗的声音。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办法像后世一样凭借飞机几小时就将重要物品传送千里,也不能手指一敲回车键便把重要信息送达全球,但他们有快马,有不辞辛苦的送信人。

中国速度从来没慢过。

【??作者有话说】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相信别人的表达并无恶意是很难的,但依然希望这世界能多一些善意的揣测,少一些恶意的误解与构陷。愿每个读者小朋友都被美好眷顾。】

174 ? 举荐

◎塔米尔从来不怕吃苦,我相信他会认真对待任何工作。◎

陈社长原本想派专人去呼和浩特和首都送信, 但跟邮政工作人员沟通过后,对方表示会将他提及的信件作为重点信件,优先处理。

这样一来, 信件可以尽快送达, 呼色赫公社也能省下许多往返车票等花销,用来购买更多的烟叶。

飞机或许会受天气的影响,最笨拙的火车却拥有最硬朗的体格,顶着春天的风沙,依旧如期抵达它的每一个目的地。

杜川生收到林雪君的信, 不用《科学探索报》的总编来找他, 便打电话告知对方, 《如何用每个人家里都有的东西, 制造有用的杀虫剂!》这篇文章可以一字不改地刊登。

但第二篇文章《化学农药是否有深远毒害?》却被他压下了。

与此同时, 他又给内蒙古呼和浩特《牧区劳动报》打了一个跨省电话,与该报总编沟通了近一个小时, 确定下来《如何用…杀虫剂!》的刊登与《科学探索报》一样一字不改。同样的,他也请《牧区劳动报》的总编将《化学…毒害?》这篇文章压下,并表明他会亲自跟投稿者林雪君同志解释这个情况由他推动。

回到农大自己的办公室后, 杜川生便开始伏案认真给林雪君回信:

【……雪君小友, 我明白你的顾虑,也明白你想要发表关于化学药剂的文章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