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宸贵妃由着流玥接捧下经文,却是一眼都懒得瞧。
后来皇后又与众后妃闲话了几句,便道:
“今儿个先散了吧,等来日回宫,本宫等着你们能将南巡的趣事说与本宫听。”
众后妃请辞告退之际,皇后又道:
“贵妃,你留一下。本宫还有些话要交代你。”
宸贵妃瞥她一眼,倒是没说什么,定定坐在座上。
等人都散去后,她才对皇后道:
“怎么?你是想瞧本宫的笑话?可让你失望了,本宫母家遭逢变故是心情不佳,但也还轮不到你这个被皇上厌弃了的贱人来笑话本宫。”
她言语不敬,但皇后却不恼,反倒笑得轻松,
“被皇上厌弃,也总好过被皇上利用而不自知。贵妃觉得呢?”
宸贵妃瞪着她,不耐烦道:“你想说什么?”
皇后扬手指着流玥手中捧着的佛经,淡淡地说:
“那佛经是本宫亲手抄写的往生咒,也是盼着你父兄可以早登极乐,你且瞧瞧?”
“不必了。”宸贵妃倏然起身,满面嫌恶地说:“皇后的好意本宫心领。只是人都是个脏心思的,抄写出来的佛经又能干净到哪儿去?流玥,将佛经放下,咱们走。”
“慢着。”皇后叫住她,“这佛经里头不光是本宫的心意,也有皇上心意。贵妃确定不看看?”
宸贵妃微有疑惑,驻足回首睨着那叠经文。
流玥将其奉上前,供宸贵妃翻阅着。
头先里的几页,都是正常的往生咒,可翻着翻着,宸贵妃却从佛经里头翻出了一张黄纸。
黄纸满是褶皱,其上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看着是有些年头了。
她粗略瞥了一眼,瞧着竟是一张祭文,
而那上头的笔迹,她认得是萧景珩的。
这才细细查看起来,发觉这是一篇萧景珩写给先帝的祭文:
‘哀维:
诸元五十四年八月初七,岁在葵丑,时值立秋,儿携皇子臣妇,朝之股肱,致祭于承天恭敏大业帝之灵前哀曰:
大帝早殇,年仅五旬,于国于朝,夙兴夜寐,泽垂万世。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
儿从父遗,恭待武臣,奉宁氏崇尊。迫纳宁女婉霜为妾。宁氏为魍魉,兹宁女如恰镇鬼灵符,儿虽不喜,确可固国之安本。唯盼黄泉有觉,安于往生。助大启万代昌盛,福延永世......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单段译文:儿子尊父皇遗愿,尚武将轻文臣,满朝文武百官皆以宁家为尊,又被迫纳宁家独女宁婉霜为妾。听父皇劝谏,宁氏一族为魑魅魍魉,小鬼难缠有碍国本,宁家女入了后宫,便如同一道镇鬼灵符,可将宁家镇住,儿子虽然不喜欢宁家女,但让她入宫为质,宁家便不敢轻举妄动。儿子已尽数听从父皇安排,父皇若泉下有知,也可安心往生。】
这篇祭文很长,上头有许多字宸贵妃都不认识,且有的地方因为被火烧过,已经残缺不全。
但祭文上提及宁家与她的那部分,倒是写的言简意赅,也保存的十分完整,
宸贵妃字句都看得清楚,也识得其意。
她的目光锁死在‘镇鬼灵符’这四个字上,
明明是在炎炎夏日,可她却觉得周遭不时有凛然的寒气向她席卷而来,将她紧紧地包裹住,几乎催得她窒息。
她浑身止不住打颤,又一时怔忡,不敢相信这竟是萧景珩亲笔所书,亦不敢相信这些年彼此间的情分,竟是始于一句‘镇鬼灵符’......
原来她得到的一切宠爱,竟都是萧景珩用来制衡她父兄的筹码?
她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