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点菜一般是写成小签筹,挂在墙上。原先这酒楼里也留出了这样一个地方。

这步骤简单,顾茵让人按着周掌柜他们每个人的拿手菜做了一批,还让人做了一些菜单,不过和后世不同的是,这次的菜单不是纸质的好纸不便宜,便宜的纸没有格调,纸张在日常使用中肯定损耗很大。虽说不差钱,但是能省还是省一些。

就是做成卷轴式样的布制菜单,一打开就能看到各色配着图的各色菜肴。

这次当然还得写传单宣传,还由武安负责,听说还要这样的菜单,他也把这活计拦下了。他现在已经在学画了现在文大老爷回了翰林院供职,并不能像从前那样日日陪他念书,就让武安和文家的文琅一起,由另外的先生教。

那先生是文老太爷亲自挑选的,水平自然不用操心。而且等到文大老爷下值,他还会再对他们的功课进行最后的点评和批校。

武安根基浅,但聪明又认真,换了个先生也是一样的用功。

他年纪还是小,家里境况也非常人能比,并不是一定要走科举的路子才能出头。

所以在他通读完启蒙的读物后,文大老爷不想让他这个年纪就接触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就让先生教他琴棋书画和君子六艺。

二百张连图带画的传单加上几十个菜单卷轴,小家伙半个月就画完了。

还别说,聪明人学什么都比常人快,他画活物还缺神韵,画一些简单的吃食,却是栩栩如生。

开业之前,顾茵最后做了一次市场调查。

这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在现代的时候,不少美食博主称呼北京是“美食荒漠”。

但眼下这个架空时代的京城,则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那是卖什么吃食、做什么菜系的都有,随便一家市口好的小店,人家都有自己的拿手菜!

像周掌柜那些拿手菜,只要是规模大一些的酒楼,人家的厨子也都会做。

而且虽然是新朝,但绝大多数京城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绝大多数的老牌酒楼也都是屹立不倒许多年。

老牌酒楼的东家大多非富即贵,资本雄厚。想从他们手里抢食客,不另辟蹊径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时下天冷了,顾茵和周掌柜商量了一番,就准备在开店之处推出了火锅和烤肉两样作为本店特色。